十三行景区
现十三行路一带,曾是旧中国外贸史上曾经呼风唤雨、显赫一时的十三行所在地。
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全属官营,而以牙行经纪这些事情,所以开设牙行的多半都能获厚利,赚大洋。清初的诗人屈大均在《广州竹枝词》中有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三洋;五丝八丝广段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足见当年十三行的兴隆旺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粤海关设立。它名义上专管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宜,实际上税收营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揽的项目,其中包括代办报关纳税,商品同购销买卖等业务。日子一长,十三行就逐渐演变为一个特殊组织,享有了垄断对外贸易的特权。在这些特权买办中,又尤其以商家潘、卢、伍、叶四族豪门获利最多,所以由此发展成为广州四家最大的买办阶级。后随着十三行洋行制度的废除,十三行在外贸方面的地位作用就逐步被沙面所取代。十三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