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

东方晴4年前 (2021-09-23)景区景点18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东城区成贤街。1956年,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1998年“辟雍”对外开放。2005年首都图书馆迁出。2006年,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

国子监始建元大德十年(1306),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立学部,废国子监,国子监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和国学机构地使命便告结束。。明初改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复称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依序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国子监占地面积2万7千多平米,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主体建筑两侧有“二厅六堂”、御碑亭、钟鼓楼等,形成传统的对称格局。前院东侧有持敬门与孔庙相通,构成“左庙右学”。国子监大门,名集贤门。门内东西两侧有井亭;二门,名太掌门,门内左为钟亭,右为鼓亭。门北甬道中有以座琉璃坊,坊内左右为黄琉璃瓦重檐碑亭。北为主体建筑“辟雍”。辟雍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专为皇帝讲学而建。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17.7米,四角重檐攒尖顶,覆黄琉璃瓦。四面辟门,四周环以回廊和水池,池周为汉白玉雕护拦,池上架有四周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皇帝“临雍”视学,由国子监监祭酒讲经,皇帝作“御论”,全监职官、学生围辟雍四周观听。“临雍”后,由国子监监刊刻“御论”,颁发在京各衙门官学及各省儒学学习。辟雍北部的彝伦堂是藏书之所,正房7间。未建辟雍时,皇帝来讲学,就在彝伦堂正中间设宝座。堂前由四厅:东为典薄厅、绳愆厅,西为典籍厅及博士厅。视国子监的管理机构。辟雍两侧各有厢房33间,为授课处。东为率性堂、诚心堂、崇至堂;西为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统称六堂。彝伦堂后的敬一亭,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别成院落,内有御制圣谕碑等7座。亭东为祭酒厢房,西为司业厢房,视国子监最高长官――国子监祭酒谕其副职司业的办公地。国子监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地场所,曾有俄国、交趾(今越南)、高丽(今朝鲜)、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和蒙、回、藏、满等少数民族学生在此就读。东西六堂原有十三经刻石189座,另加“御制告成”碑一座,共190座。自雍正四年(1726)始,至乾隆二年(1737)完成,历时十二年,收藏于大成懋勤殿。乾隆五十六年(1791),钦命考订,并动工刻石。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成,立于太学,并以墨拓本颁发行各省。1956年修缮国子监时,石经移道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1981年加盖屋顶,使石经得到妥善保护。


相关文章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集民族艺术品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民族艺术的珍品,并通过举办常设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

清雍正朝之前,八旗各旗都统办公均在各自家宅中。直至雍正元年(1723),为了适应统一王朝的统治需要,正式在京师设立八旗都统公所衙门,统领各地的八旗军民。镶红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衙门,于雍正元年(17...

北京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

“首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位于长安街西沿线的最西端,园区占地面积1.96平方公里。是在首钢石景山厂区原址上开发、建立的,是我国第一家以工业文化遗存为特色的主题文化园区。园内资源丰富,活动项目知识性、趣味性...

智化寺 北京市文博交流馆

智化寺 北京市文博交流馆位于东城区东部,禄米仓胡同 5 号。东邻小牌坊胡同,西靠武学胡同,南临禄米仓胡同,北依大方家胡同。智化寺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 年),为司礼监太监王振所建家庙,赐名...

北京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位于西城区米市胡同43号。康有为故居位于南海会馆内。南海会馆创立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戊戌变法期间成为维新派的重要活动场所。康有为故居位于会馆偏北轴院内,正房名“七树堂”,北面小轩名“...

北京地坛

北京市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是明朝、清朝皇帝祭祀皇地祇的场所,是我国规模最大、唯一幸存的帝王祭地之坛。明清两朝共有14位皇帝连续381年在此祭地,直到1912年清皇朝被推翻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