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位于东城区的中部,中国美术馆西侧,五四大街 29 号。东邻北河沿大街,西靠沙滩北街,南临五四大街,北依嵩祝院。
北大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校舍,时称京师大学堂,1912 年改为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 1916 年,1918 年落成,楼为工字形,共四层,大楼主要墙体用红砖砌成,故称红楼。
北大红楼为砖木结构,东西宽 100 米,南北进深 14 米,占地面积 1 万平方米。一楼为图书馆,二楼、三楼、四楼为教室和办公室,地下室曾为印刷厂。
北大红楼在中国革命近代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当时的一些著名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杨昌济、马寅初、李四光等都先后在此工作过。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就是从红楼后的民主广场上集合出发的。此后李大钊、邓中夏等在这里建立了北方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传播马克思主义。当时李大钊任北 大 图 书 馆 主 任, 在 这 里 他 写 下 了《 新 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不朽著作。李大钊还和陈独秀等人发起创办了《每周评论》。这一系列革命活动,使北大红楼成为研究马列主义的中心。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从湖南到北京,曾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馆员,在学校里旁听、阅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于同年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现一楼的东南隅两间工作室,已辟为李大钊、毛泽东的纪念室。红楼 196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