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磁州窑艺术馆

东方晴4年前 (2021-10-12)景区景点252

邯郸市磁州窑艺术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磁州窑主题艺术馆。艺术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共四层建筑。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因其窑厂主要位于古磁州而得名 。磁州窑的烧陶制瓷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磁州地域即今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磁县和武安等地,早在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先民们就已经能够烧制陶器,这一地区曾多有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及商周的灰陶和战国印纹硬陶;并已出现了制陶作坊,标志着制陶的生产已初具规模。汉代磁州的釉陶臻于成熟,魏晋和南北朝时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转化,开始烧制白瓷。隋唐五代的化妆白瓷在工艺技术上更趋成熟,胎釉蔚为大观。宋代磁州窑进入鼎盛,并跃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窑系。这时直系窑口生产主要分布在以峰峰矿区临水、彭城为主的滏阳河流域和以磁县观台为主的漳河流域。观台窑与元代几近衰落;临水、彭城窑口则薪传于今,生产规模日益壮大,遂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磁州窑瓷器面向大众而品相纷华,陶艺在宋元众多瓷窑中风骚独领。它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创造了丰富的装饰技法,即有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绘划花,又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和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种;尤其是 铁锈花技法突破了五大官窑单色釉的局限,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并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为以后青花和五瓷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磁州窑的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画师们以极其潇洒的手法和高妙的画技,将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诗词曲赋、格言民谚、婴戏杂剧等绘于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及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对国内乃至世界陶瓷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1996年磁州窑遗址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磁州窑被国家命名中国十大名窑。 2005年彭城定为“中国磁州窑之乡”与“中国民窑研究基地”。 2006年磁州窑被认定为“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

平原君赵胜墓

平原君赵胜墓位于邯郸市肥乡县元固乡西屯庄,现存封土高2.5米,占地面积16平方米。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是赵惠文王及孝成王的相国,号平原君,他与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合称战国“四君子...

武安城隍庙

武安城隍庙位于邯郸武安市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存建筑有拜殿、中殿、后殿。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布瓦卷棚顶;后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布瓦顶,为清代重建;中殿为庙中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

北安庄塔

北安庄塔位于邯郸武安市北安庄乡,建于明代。北安庄塔坐南朝北,为楼阁式空心砖塔,塔高约20米,平面呈八角形,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埋于地下,形制和高度不详。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一层较宽,以上逐层递减...

大名天主教堂

大名天主教堂位于邯郸市大名县城内东街,始建于1918年,1921年12月竣工,是河北省现存最雄伟壮丽的圣堂之一。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平面呈十字形,建筑材料为砖、石...

馆陶教育小镇

教育小镇王桃园位于馆陶县城北部,距县城30余公里。王桃园村125户,520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先后走出130多名学子,其中有4名博士,9名硕士,1名北大生,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教育小镇环境幽美,村...

涉县清泉寺

清泉寺位于邯郸市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