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

东方晴4年前 (2021-10-12)红色旅游213

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位于具有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中心,分南北两院,总面积21.3万平方米。是按照党的七大精神,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129师的革命烈士,1946年3月由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决议修建的,于1950年10月21日落成。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作为抗日战争胜利后共和国首座宏大革命纪念建筑,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建筑艺术较高、环境较美的全国著名革命烈士纪念地,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旅游区内子景点介绍:烈士纪念塔:

  烈士纪念塔是圆形台基,直径23米,塔高24米,整体呈方锥体。青石祭坛上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刻有火纹、云纹与五星。底座正面刻有云纹、五星,背面有火炬与橄榄枝。塔身上部正面刻有红五星,背面是金色的党徽,而顶端的红色五星直入云霄。象征着革命先烈经受血与火的洗礼,记载着先烈们的高尚品质,标志着中国人民艰苦的革命斗争历程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的题词“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 无上光荣”镌刻在塔的正面,其他三面为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题词。塔两侧石碑上刻有彭德怀、陈毅、林伯渠、董必武、任弼时、杨立三的题词。

人民英雄纪念墓:

  座落在2500平方米平台上的半球体纪念晋冀鲁豫革命烈士象征性纪念建筑。墓高11米,直径13米,与正面两侧的大型主题群雕“八路军”、“民兵”浑然一体,其三面松柏环绕,气势恢弘,庄严肃穆,是人们谒陵祭奠的场所。与墓相连的石碑上刻有刘伯承、陈毅、徐向前等的题词。

陈列馆:

  是一座造型秀美、幽雅的古典亭院建筑,它原是侵华日军东亚神社遗址,1946年修建了陈列馆,馆名为刘伯承题写。馆内是《晋冀鲁豫边区革命史迹陈列》,展览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序厅;第二部分,创建根据地点燃边区抗日烽火;第三部分,巩固根据地 克服困难渡过难关;第四部分,壮大根据地 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第五部分,军民齐鼎力 支援全国解放事业。陈列主要反映了晋冀鲁豫边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苦创建历程,重点表现边区军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英勇奋战、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形象展示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晋冀鲁豫边区的光辉史迹,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将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而不懈奋斗。

四八烈士阁:

  是一座双层六角传统塔式楼阁,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13人而修建的。林伯渠手书“四八烈士阁”、“为人民民主而死”竖匾和横匾分别高悬在二层、一层正面,阁内有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 虽死犹荣”,烈士简历和雕像。

左权将军墓:

  是由碑亭和墓体组成,碑亭横额上刻有谢觉哉的题词“人民共仰”,两侧是“大节忠贞彪史册,正气磅礴壮山河”,汉白玉墓碑上的“左权将军之墓”为周恩来所题。还有朱德的挽诗和彭德怀撰写的碑志。左权将军墓东侧安葬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太行山的冀东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部主任杨裕民、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何云、中共中央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西侧有冀南银行第一、二任行长高捷成、赖勤,朝鲜国际主义战士陈光华。

左权将军纪念馆: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图片、实物、景观和绘画作品,展示了左权将军一生的光辉业绩。展览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青少年时代;第二部分,工农红军时期;第三部分,抗日战争时期;第四部分,英名彪史册。

张兆丰烈士墓:

  张兆丰墓由墓碑和墓体组成。汉白玉墓碑上的“张兆丰烈士之墓”为薄一波所题。张兆丰,中共顺直省委委员兼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受李大钊派遣在国民军中开展军运工作。1930年,在河北栾城发动兵暴时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烈士纪念堂:

  始建于1952年,1954年落成,红墙绿瓦,富丽堂皇,是一座宏大的具有典型民族传统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堂高15米,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堂匾为周恩来所题,董必武的联语“爆革命火花生有光芒昭日月,作献身金鉴死留正气壮河山”刻在门柱上,馆内是《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展示了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243位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表现了晋冀鲁豫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把青春、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壮丽的解放事业,在他们身上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和精神之光。

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南园:

  与北院隔陵园路南北相对,建有“晋冀鲁豫区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纪念碑两侧的影壁上刻有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薄一波、张际春、罗瑞卿等人的题词。碑前有莲花池、池旁有两座六角形纪念亭。碑后为两处烈士墓区,安葬有200余位革命烈士。


相关文章

西万年遗址

西万年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西万年村,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保存较好,文化层最厚处约3米。从其断崖可见灰坑等遗迹,1979年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属于磁山文化,遗物主要出...

大名古槐树

  古槐位于大名县城内西街东部路北,原为明兵、工两部尚书刘遵宪后花园前之树。  刘遵宪,祖籍大名县西未庄乡刘军庄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后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致仕(退休)后,在城内西街购置宅地,路...

贺进十字阁

贺进十字阁位于邯郸武安市贺进村南街,为单体建筑,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层为十字形砖石结构台基,门洞贯穿南北与东西;上层建筑平面为方形,重檐琉璃瓦简便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长809...

馆陶轴承小镇

轴承小镇马栏厂隶属于馆陶县魏僧寨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处,距离镇政府直线距离5.6公里,距离县城28公里。全村180户,共670人,耕地530亩。本村有轴承加工户160户,吸纳了2000余名劳动力。轴...

常乐龙王庙正殿

常乐龙王庙位于邯郸市涉县索堡镇常乐村南,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为元代建筑,坐西面东,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高6.55米,占地面积97.49平方米。单檐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梁架大木彻上露明造,六椽伏用...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

山底村抗日地道战遗址,位于峰峰矿区山底村,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该地道于1942年在原有抗金洞的基础上挖掘而成,现存地道主巷1626米(9条大巷),复巷304米,支巷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