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寺石窟

东方晴4年前 (2021-10-15)景区景点284

龙窝寺石窟位于井陉县城微水西南 25 公里、天长古城西 10 公里的小龙窝村西 0.5 公里处石崖上。石窟前临燕晋古驿道,今 307 国道由石窟西南绕过。石窟东北为石太高速公路。龙窝寺石窟为石家庄市境内现存十余处石窟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雕刻以及石壁上诸多古人题刻,故在 1993 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窝寺旧有寺院。寺院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清雍正《井陉县志 》中有"龙窝,在县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龙窝寺及其西大龙窝村、其东小龙窝村皆由此而得名。原龙窝寺规模较大,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建有楼阁一,阁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而寺建于两阁间古道西临石崖处。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筑。昔为邑中名胜之一。寺院于解放后扩建石太公路及文革中拆毁无存,今惟余崖壁上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分布于寺之西与东北山崖上,分为石雕佛像与石刻题记两部分。佛像部分位于石崖石壁中部、高出今路面数米。佛像均雕于崖上长方形弧顶石龛中,大小共 47 尊。石龛共有十四个,大小不一。大者高米余,小者高约0.30 米。佛像均以高浮雕形式雕刻而成。中部有较大型石龛五个,上下错落排列,其中四个石龛内雕刻佛像各一、一个石龛内雕刻菩萨像。四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式,坐于莲花座上。佛像面部端庄慈祥,衣着朴实无华。其身披贴身薄袈裟,袒胸露肩。其雕刻风格中有唐末宋初之特点。惟佛像身体比例欠准确,造型也不甚精美。而左上部较大石龛中的菩萨造像为此摩崖石窟中之佼佼者,其头戴宝冠,身披饰有缨络之袈裟,呈左腿盘曲、左手扶地,右腿跷起、右臂伸直搭于右膝上的自在菩萨形象。按王子云先生在《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一书中称: "从唐代开始,菩萨像已离开佛而单独出现,并安坐一如佛的身份的现象。说明信徒们可以只供奉与人世生活较为接近的菩萨,也能同样地积功修德,祈求福祉。这类坐式菩萨像到宋代更为多见,一般坐式是半趺半倚。宋代菩萨像则出现了一种一 DE 跷起的形式。那种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样式,显然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故这种呈一腿跷起,手措于膝的菩萨造像多为宋代所建造。如陕西延安清凉山宋元丰年间石雕菩萨像以及井陉七狮村千佛洞石雕菩萨像均为此类雕刻。依此,龙窝寺石窟的开凿年代暂定为宋代早中期 ( 也有学者认为开凿于唐晚期 ) 。按宋真宗即位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广修寺庙,井陉的显圣寺与其北玉峰山摩崖即为宋真宗大中祥符间拉修与开凿。从今天龙窝寺残存遗迹看,石佛所在石崖应与玉峰山摩崖一样,其前建有硬山顶式建筑即现存摩崖石佛部分旧为龙窝寺大殿之里山墙。现仍可看出石壁上凿出的尖形屋顶痕迹以及固定木檩的圆形石洞。依遗迹看,应是开凿石窟造像在先,建造大殿在后。即建殿时在造像上部凿出圆洞及屋顶形状,而后在其上措建木结构屋顶,将崖上之石佛罩于大殿之内。此举一可利用石造像作为殿中部分佛像,二可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另在摩崖的西北下方,有一较大型石龛,石龛内有小型浅浮雕坐佛像 32 尊,雕刻水平一般。应为宋以后 ( 金代 ) 所雕。龙窝寺石窟摩崖造侣,在规模及雕刻艺术水平上不及其他著名石窟,但其有着浓厚的地方风格,故也属石家庄市内一有特色的小型石窟造像。除石窟造像外,较多的古代名人题刻也是龙窝寺的重要文化遗物。由于龙窝寺地处古驿道畔,故历来古人过此多有题咏并有刻于壁上者。今石窟东北石壁上尚存有明、清时名人题刻数帧,内有:明代嘉靖间曾任吏部尚书的栾城人石 )6 所题:"游龙窝寺"七绝一首:"石磴嵯峨偶一登,尘埃身到白云层。万山舒尽平生眼,欲把闲心付老僧";明崇祯间曾任辽东总督兼巡抚的河南范志完题有:"柏詹石壁"四大字,每字 45 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云:"井陉之龙窝铺,三山壁立,高可万仞;中有古梧十余株,出自山隙,宛若花盖。不知何代琢成石佛数尊。完过而奇之,遂题其上曰: '柏蘑石壁',并赘一偈,以志不朽云: '石上无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风谩谡兮柏青,水谌谌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灯营营。"'又有崇祯间李栖鹏诗云:"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开。相厝何壮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尘心顿作灰。"清人题刻有:康熙间范可铨题七律一首:"龙窝偏占碧山何,王事驰驱喜再过。谷口云封行处断,山前花落坐来多。灵寓共听生公法,香草高栖燕子窝。暂供烟霞消暑处,夜眠长喝紧芝歌。"其后小宇云:"庚午之秋,予奉使抵郡。道经龙窝,少为憩息。见夫名山古刹,木乔苍烟:极天威之灵秀焉。低徊久之,复有住持宝山禅师者,从而指溯之。因赋此以志旷观,兼启名贤之珠玉云";道光间山西寿阳人、后曾任礼部尚书的祁隽藻过龙窝寺题诗云:"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甘雨,莫教余怒决平川";咸奉间胜保题书有"畿陲灵境"四大字,每字也 45 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数行,前为绝句三首:"昔年仗钺此经过,今日重来访曲阿。多少青山应识我,峰峰相对耸烟螺。""几家茅舍缘荫浓,打麦声声水碓舂。立马高岗西望处,夕阳不断万山重。""白云层层出深山,依旧青山云不还。底事无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间。"其后小字云:"咸丰乙卯,重过井陉。小憩龙窝寺。因书'畿陲灵境'四字,井道中口占三绝于壁,以志鸿泥。时汪君鸣和宰是邑,为余同僚旧友。遂为摩勒上石,不值一哂云尔。克斋又识。"由于龙窝寺石窟保存有古代石刻佛教造像及诸多古代名人题刻,这些为研究井陉及河北古代雕刻艺术、佛教艺术、古驿道历史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故被列为石家庄地域内六个省保古代石窟寺之一。

相关文章

灵寿红楼大观园

大观园占地5.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大观园内建设大观楼、大戏台、灵寿大同牌坊、曹氏祠堂。大观园重点打造优氧园林,按照灵寿县总体规划,以环境为主要出发点,近70%的绿化覆盖率,秉承匠心精工至高...

石家庄市井陉县剧境小镇吕家村

吕家村位于井陉县城西南35公里晋冀交界处的南障城镇地辖,是中国首批传统村落,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据吕氏谱书记载,元末、明嘉靖年间(公元 1552 年——1...

鹿泉龙泉古镇

龙泉古镇是按照中式古建筑规制异地迁建而成的一座明清古建筑集群,建有三街五巷。其中通衢街、瑞凝街为步行旅游商业街区;魏家巷为特色美食街区;井陉巷为住宿接待街区;滏口巷、军都巷、帜关巷主要展示鹿泉历史上记...

鹿泉十里花廊

十里花廊(太平河两岸景观)是贯穿鹿泉区与石家庄市主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清风混着新鲜泥土的气息,孔雀草、串红、彩叶草、牵牛花、红叶鸡冠花、国庆菊、太阳花美人蕉等数不清的品种,齐齐绽放,姹紫嫣红,美不胜...

紫云山休闲度假区

紫云山休闲度假区位于平山县西南部,面积16平方公里。是集自然生态风景、天然溶洞、原始农家石院、古代民族文化、红色教育基地、绿色蔬菜基地于一体的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是河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紫云山景区...

小客龙山文化遗址

小客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正定县北早现乡小客村东250米处,地跨小客、北早现两村。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100米,遗址断崖处发现并搜集到磨光黑陶、灰陶、红陶、尖砂红陶片,另有石器和骨、蚌器等,可辨器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