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白云山
从古冶交通岗向北约9公里,就来到了白云山的山脚下。白云山位于古冶区王辇庄乡,山西边不远,就是古冶区、开平区和滦州市三地的交界点,所在地域在古代属于滦州。据修撰于清光绪廿四(1898)年的《滦州志·卷八 封域中 形胜》载,此山原称湫(qiū)岭或自来峰,“雨后常有云绕,又名白云山”。白云山山势平缓,但山色清幽,植被丛生,风景优美,为“滦州十二景”第五——“湫岭松云”。《滦州志》载:“其岭有湫(注:水潭),半山为佛寺,夹路长松,四围青障”。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顺山路而上,两边松涛阵阵,风过水潭凉风习习,山重水复而豁然开朗处古刹宝塔,蔚为壮观。游览于此,分外惬意。山上的水潭(湫)是古冶区境内主要河流石榴河的源头,白云山的原名“湫岭”也因此而来。山上原有佛寺,名“白云寺”,《滦州志》载:“于金特敕建”,但为何金代皇家要“敕建”这座寺院,则语焉不详。该寺经历代重修,今尚存佛塔一座,名曰“多宝佛塔”,塔上有匾,标明其重建于明万历廿二(1594)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代,因气候日益干旱,加之煤炭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开山采石致山体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山上植被日益稀少,水潭干涸,石榴河也几近无水淤塞。近十几年来,白云山下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任伟,在古冶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山修路、植树造景,建立起金硕生态景观公园,白云山逐渐重现生机。春繁花盛开,夏绿荫送凉,秋层林尽染,冬山舞银蛇,区内群众纷纷来此健身踏青,外地游客亦有慕名而来。重现的汩汩山泉汇集成潭,向山下流去,流淌出古冶更绿色、更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