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习家湖
石榴河自白云山发源后,一路迤逦向南,似乎要直奔古冶的另一条重要河流——沙河,与之相会合流。没想到在距离沙河不到两公里时,调皮地来了个90度转弯,向西一路绝尘而去。在距离拐点1公里左右,窄窄的石榴河水面突然开阔起来,形成一个碧波荡漾、芦苇环绕的小湖,因地处习家套乡境内,通称习家湖。在修撰于清光绪廿四(1898)年的《滦州志》《滦州水道图》以及《卷七 封域上 山水》有关石榴河(书做“石溜河”)的内容中,还没有此湖的记载。一般认为在近百年的煤炭开采过程中,地面塌陷形成洼地,石榴河水注入加周边雨水、地下水汇集,逐渐成湖。与古冶区境内其他塌陷坑塘不同,此湖因有石榴河水从东注入、自西流出,乃一汪活水,水质、生态都更为优良,亦能百年不涸。周边村民以湖水种稻、养鱼,从俯瞰视角望去,颇有一点燕北江南、鱼米之乡的味道。近年来,由于古冶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大气、水体的质量持续改善,习家湖水质和环湖生态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习家湖及其周边湿地遂成为过境候鸟的重要停留地,天鹅、白鹳、大雁、绿头鸭、赤麻鸭等众多保护鸟类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这里也成为观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与候鸟亲密接触的重要地点。随着“绿美古冶”步伐的不断向前,靠近城区的习家湖将以水光潋滟、微风拂柳、鹭鸟飞掠、蒲苇轻摇的美景,成为古冶人度假、休闲的一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