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北山抗日革命根据地
柳河北山,位于卢龙刘田各庄镇东北10公里处,柳河圈北端,群山环抱。该村紧邻昌黎葡萄沟和卢龙鲍子沟,属三山交汇之处。这里山清水秀,果实飘香,百姓安平。 “红色、生态、长寿”彰显着它的特色。柳河北山被誉为“红色北山,绿色北山,长寿北山”,是河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红色北山”是说柳河北山是一位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英雄,这里被命名为“爱国教育基地”。 60年前,这里是八路军抗击日寇的红色根据地,冀东党政军要员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因此柳河北山也被称为冀东地区红色政权的摇篮。1943年至1945年,柳河北山是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机关所在地。1943年,《救国报》改为《滦东日报》在这里刊印发行,同年3月这里设立了无线电台,4月以后陆续创办了枪械制造厂、手榴弹厂、枪榴弹厂、子弹厂、被服厂、粮库和卫生所,成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后勤基地。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冀东军分区十二团团长曾克林、抗日英雄回民支队队长马本斋等军政领导都在这里留下了辉煌业绩。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我军接收东北的第一批军政人员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冀东党政机关来此之前,曾驻扎在丰润潘家峪,因叛徒出卖,日本鬼子将潘家峪村民团团围住,松枝烧,机枪扫,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潘家峪大惨案。在柳河北山的3年时间里,冀东党政机关秋毫无损。为缅怀历史,教育后人,2007年,“冀东抗战纪念馆” 在柳河北山落成开馆。
“绿色北山”,柳河北山村以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全村有林地13000亩,果园面积675亩,种植有栗树、核桃树、杏树、苹果树、柿子树等,酒葡萄种植面积350亩。村北建水库一座,容水量11万立方,大口井5眼,地下管道10000米,全村70%的耕地果园得以灌溉。青山绿水,梯田层叠,山腰上松林茂密,松涛阵阵;山坡下果树成行,果实飘香,苹果、杏、栗子、李子、梨应有尽有,可以说中国北方应有的果木,柳河北山全有,堪称“百果园”。山涧里小溪潺潺,花香鸟语,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山上的松林与山下的果木遥相呼应,掩映了“大红大绿柳河圈”中的静谧小村。神奇的山,神奇的水,秀美的风水宝地已形成了"栗树沟"、"情侣谷"、"童子拜佛"、"海龟望月"、"神龟探海"等二十几处自然景观。
“长寿北山”之称对于柳河北山可谓名副其实。村子里仅有700余人,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6位,年龄最长者活到了114岁,“老寿星”们生黑发,长新牙,构成了北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隋唐时期建立的双石顶,已经经历1500年的风风雨雨,古韵犹存;长寿村里古老的栗子树已有300岁的高龄,颇具长者风范;长寿果,长寿泉……都能让人感受长寿者的风度,体味自然的馈赠。
柳河北山优美壮观的自然风景、悠久厚重的革命历史让广大游客久久回味、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