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1-11-03)文化古迹260

磁山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磁山二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是中国华北地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遗址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1973年首次发现,遗址为早于仰韶时代的新石器文化,约为公元前5400—公元前5100年。农业是当时的主要生产方式,在遗址中发现的房基,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发现的窖穴,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最深者可达7米之多。窖穴中发现大量炭化的粟灰。发现的组合物坑中,器物组合为:石斧、石刀、石镰、石铲和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陶器有盂、支架等。发现的鸡、猪、狗的骨骼,证明已经驯养。此外,发现较多的渔猎工具。以上发现,说明当时是以农业为主,渔猎兼营的社会经济结构。磁山遗址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火候较低,质地粗糙,器表多素面。陶器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形不规整。陶器表面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乳钉纹等。器形有椭圆形陶壶、靴形支架、盂、钵等。磁山遗址文化堆积丰富,地方特色明确,对探讨中国农业、畜牧业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林旺石窟

林旺石窟位于邯郸市涉县固新镇林旺村东南约500米,现存石窟及摩崖浮雕覆钵塔1座。石窟凿于清漳河南岸的岩壁上,窟前为一条宽近2米的小路。窟内正壁及左右两壁有明万历年间用荒石、土坯等构筑的佛坛。现为河北省...

涂氏先茔

涂氏先茔位于邯郸市涉县东南42公里处的合漳乡白  村北的轿顶山麓,墓群北靠轿顶山,前临浊漳河,左有苍龙岭,右依白虎山,三面靠山,一面临水。涂氏先茔是大清皇帝为褒扬忠义之臣涂应泰夫人...

东万年遗址

东万年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东万年村南,遗址中有新石器时代、西周和战国时期遗存。遗址位于南洺河东岸的台地之上,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发现并试掘,文...

法华洞石窟

法华洞石窟位于邯郸武安市石洞乡青烟寺村东北法华山山凹。石窟开凿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明代、清代均有重修和续建。现存3座石窟,明代至清时期的碑刻4通,明代石柱2根。石窟分左、中、右三窟,坐北朝...

磁县天子冢

 “天子冢”又称“太上冢”、“平顶山”,是东魏孝靖帝元善见的陵墓。位于漳河以北前港村东南1500米的岗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北朝墓群中的一座,现存50余米,直径120余米,方圆700亩...

固镇古城遗址

固镇古城遗址位于邯郸武安市冶陶镇固镇村北。该城址东西长950米,南北宽900米,面积85.5万平方米,是春秋、战国至汉古城遗址。城址由前城、后城组成。后城又称北城,位于古城西北部,残城平面呈长方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