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邯郸故城

东方晴4年前 (2021-11-03)文化古迹186

赵王城是战国赵王的宫城所在地,位于邯郸市区西南郊,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建王城于此,历经8代国君,前后计158年。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近方形,边长1420米,四面城墙保存完整,残高3--8米,内有5座大夯土台。位居中部偏南的龙台,是赵王城的重要建筑,台基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王宫基址。它与以北的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保存有面积宽大的多处夯土建筑基址。东城面积小于西城,南北最长处1442米,东西最宽处926米,四面城墙大部分完整,内有三座夯土台,以南北两个将台为大,传为赵王阅兵点将之处,其它也是高大建筑基址。北城面积大于东城,东西最宽处1410米,南北最长处1520米,为不规整方形,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墙址,地下墙壁址完整。遗址西部的夯土台,面积仅次于龙台。它与西墙外侧的夯土台东西相对,也是一组高大的建筑群基址。 

我国著名文学家刘邵在<<赵都赋>>中写道,赵王城,"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赵王城的恢弘气势。 

在曾经辉煌的岁月里,赵王城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郸崛起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质基础。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

赵王城之东北,有大北城,为当时的商业、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城址已湮没,现在尚有插箭岭、照眉池、梳妆楼、铸箭炉等遗迹。


相关文章

馆陶黄梨小镇

黄梨小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北临309国道。在组织架构上,采取“一镇八社区”的模式,包括北拐渠东、北拐渠西、郝前街、郝后街、王寨、乔口、南韩庄、屯里等8个行政村。小镇文化内涵丰富。曾是宋辽...

杨露禅、武禹襄故居

杨露禅、武禹襄故居位于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镇,均始建于清末,分别为杨氏、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禹襄宗师生前的住所。杨氏故居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东面西,分两个院落。武氏故居总占地面积9000...

黄粱梦吕仙祠

黄粱梦吕仙祠位于邯郸市北十公里处的黄粱梦镇。它是依据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建造的,始建于北宋初期,历朝历代均有修缮,至今已历经千年风雨。现景区为1984年重修,1986年10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睡美人山

“睡美人山”位于磁县陶泉乡中岔口村南,由多峰组成,远远望去,如一女神甜睡,当地人称此为 “神女春梦”,属太行山系的一脉,由诸多个突兀而起的山峰组成,高约600米,长约5 000多米,景色迷人,尤其是傍...

狄仁杰祠堂碑

狄仁杰祠堂碑位于邯郸市大名县旧治乡孔庄村北。该碑为青石质,碑身高4.46米,宽1.46米,厚0.46米。碑首精雕四龙,碑额阳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碑身阳面刻记碑文,冯宿撰文,胡澄书丹,记述狄公在魏...

炉峰山

炉峰山,为磁县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1087.6米,位于磁县城西百余华里的陶泉乡境内,西与涉县西达乡甘泉村接近。因其山形如香炉,故名炉峰山,也叫金鼎山,香炉山。传说,此山为太上老君酒后醉踢炼丹炉落地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