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天子冢

东方晴4年前 (2021-11-08)文化古迹362

 “天子冢”又称“太上冢”、“平顶山”,是东魏孝靖帝元善见的陵墓。位于漳河以北前港村东南1500米的岗坡,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北朝墓群中的一座,现存50余米,直径120余米,方圆700亩,是北朝墓群中最高、最大之墓。

北魏末年,河北等地爆发农民起义,动摇了北魏的统治。以高欢为首的军事集团,趁机扩展势力,为北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元532年占邺城,并在此附近打败掌握北魏大权的尔朱兆的军队。他拥立元侑为北魏皇帝,是为孝武帝,高欢被封为大丞相。高氏在太原建立丞相府,遥控北魏政局。公元533年,孝武帝被逼出走。高欢另立11岁的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靖帝,实为傀儡。迁都与邺。高欢仍居晋阳纵览大局。形成东魏、西魏对立混战的局面。

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高欢死。后其子高洋即位,进一步控制东魏大权,武定八年(公元551年)高洋强迫东魏孝靖帝禅位,高洋即皇帝位,国号齐,史称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2年)12月元善见被高洋鸠杀,时年28岁。史载孝靖帝能文能武,品行高洁,但免不了被杀的下场。次年三月二日,葬于邺西陵,即“天子冢”。陵墓原有城墙,现仅存残基。从残基看出,城墙由中、小河卵石加红土夯筑而成,宽3米多,北墙个别处残存0.8米。南北长1400余米,东西宽1140余米,今建为东魏西陵公园,并用青砖砌筑了通向墓顶的台阶。台阶两旁还有栏墙,雕刻有东魏风格图案,更增古朴凝重之氛围。


相关文章

定晋岩禅果寺碑刻

定晋岩禅果寺碑刻位于邯郸武安市口上村寺沟。据碑文记载:定晋岩禅果寺始建于东魏高欢渤海王时期,后唐同光至天成年间(923-930年)重修,明正德十年发生火灾,寺院全焚。明正统、成化、嘉靖和清乾隆、道光、...

邯郸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

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位于具有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中心,分南北两院,总面积21.3万平方米。是按照党的七大精神,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晋冀鲁豫军区及129...

武安城隍庙

武安城隍庙位于邯郸武安市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存建筑有拜殿、中殿、后殿。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布瓦卷棚顶;后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悬山布瓦顶,为清代重建;中殿为庙中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

讲武城遗址

讲武城遗址位于磁县讲武城镇讲武城村,为战国至汉代古城遗址。据考证,龙山文化时期开始,就有人定居于此。战国至汉代,曾发展成为当时很有影响的城市。曹魏时期,为曹操练兵习武的重要场所。唐代之后,古城废弃。宋...

磁县北朝墓群

磁县北朝墓群是东魏(534—550年)、北齐(550—577年)时期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埋葬聚集区,共有134座墓冢,分布在磁县城南、城西南一带(其中11座墓冢归冀南新区托管),距邺城遗址10千米。磁...

平原君赵胜墓

平原君赵胜墓位于邯郸市肥乡县元固乡西屯庄,现存封土高2.5米,占地面积16平方米。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是赵惠文王及孝成王的相国,号平原君,他与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合称战国“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