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河北省沙河市西沟村

东方晴4年前 (2021-11-24)美丽乡村259

西沟村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被评为第四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被评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落环境:

西沟村按地势方位得名,因村庄坐落在凤凰岭下沟谷西侧,遂名西沟。村庄始建于明代前,现全村约百户,两百余人。西沟村四面环山,村西为海拔1080米的五郎山、村南为海拔780米的凤凰岭,村东为海拔800米的寨顶山,上有古代战争遗存的寨墙遗址,村北为海拔900米的芦苇山,仅有一条路通向山外,自然风光无限,宛若世外桃源,可谓名副其实的群山深处藏古村。村北芦苇山,山顶有600余亩高山芦苇,遍野生满芦苇、薰衣草、茜草等野生植物,“高山芦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美景地,山顶还有一处天然湖泊,形如月牙,人称月牙湖,山顶之上人迹罕至,有野驴散养其上。

传统建筑:

西沟明清时期古民居整体特征与邻村王硇、绿水池均有不同,其建筑风格粗旷、奔放、简易、不尚雕琢,浸透着太行山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淳朴、苍劲、浑厚和敦实,是太行山区又一特有类型的传统古村落。  

村庄依山临溪而建,呈不规则状,街巷沿山势延伸,院墙随街巷弯曲,民居外墙多用当地红石垒砌,屋顶多为红石板搭建尖顶样式,有三成为青瓦罩顶式挑脊楼房,室内为梁、檩、椽木架结构,门窗与门楼造型多样,院内多建有影壁,所有建筑门窗均朝院内敞开,不朝外留窗户(民俗中,将留在墙外的窗户称“鬼耳朵”)。

村中心有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议事房(俗称“官房”),主建筑为“四梁八柱”结构,前墙为扇屏墙,上部墙体雕刻窗棂格,下部为木雕扇屏门,房顶所用荆木檩条直径约35厘米,官房内西墙嵌有清嘉庆十六年重修碑。村西北龙王庙始建于清初,有三间主殿,红石砌墙,青瓦罩顶,抱厦挑檐,雕梁画栋,内墙绘彩绘壁画,为村内现存面积最大的民俗文化建筑物。

小桥流水:

山溪穿村而过,村庄分列溪流两侧,溪流上建有大小五座单拱石桥,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桥体均用紫红色山石斜砌,石料相互挤压支撑,接合点不用灰浆粘连,其中一座石桥上建有露天古戏台,戏台西侧有一排明代石房,称“王家廓连”(方言:意为闲置院落)。走进西沟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美,群山深处,石屋参差,溪流之上,石桥静卧,如一处隐世桃源,绿树遮蔽,流水潺潺,好一片纯净山水,一幅太行小桥流水人家之意境。

民俗特色:

西沟村农业耕作至今仍沿用古代犁耕、楼耩、耢耙、点种等方式,村内至今传承着古代“耩地耧”制作工艺,西沟村人制作的有一条腿耧、两条腿耧、三条腿耧,曾远销邢台、永年、武安、涉县等地,村内周增奇、周进元为“耩地耧”制作工艺传承人。西沟村不少农户家中,仍可见一些清代家具,如钱柜、三联桌等。村内有一口始凿于清代的水井,至今水质甘冽,仍为村民所用。太行山东麓古代民间传统婚俗礼仪,在西沟村以活态形式完好传承。村内特色小吃有炸黍面馃子和腌制山韭花。


相关文章

支锅岭长城

支锅岭长城,位于邢台市信都区浆水乡营房台村西南3.5公里的山岭上,因附近三座山岭起伏,状如支锅,故名,北距黄榆关8公里,西与山西省和顺县毗邻,支锅岭长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呈东南、西北走...

鹊山湖阿尔卡迪亚国际度假酒店

鹊山湖阿尔卡迪亚国际度假酒店位于内丘县鹊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美丽的鹊山湖畔,酒店及周边绿化和配套设施总占地约1200亩,规划投资5亿元。酒店以“水”为主题,风格独特,格调高雅,总建筑面积29112...

邢台柏乡汉牡丹园

邢台柏乡汉牡丹园是国家牡丹芍药资源保护区,柏乡汉牡丹园隶属于柏乡县汉牡丹花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办。占地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园内囊括了洛阳、菏泽、安徽、甘肃以及日、美、法等国内外牡丹...

邢台抗大纪念馆

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敌后总校所在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陈列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

内丘县侯家庄乡白鹿角村高捷成烈士纪念广场、纪念亭

侯家庄乡白鹿角村高捷成烈士纪念广场、纪念亭。高捷成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兼政委,被誉为“红军会计制度的创始人”“我党金融事业的奠基者”。1943年5月14日,高捷成在我县...

邢台布袋院

布袋院位于邢台古城内外,以南关沿街的花市街、东街、西街、羊市街、羊市道最多,明清时期。邢台古城院落名。因院落纵深形如布袋而名,为冀南地区独有的院落形式。开侧门,通过甬道、影壁向内拐入。形制为前店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