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边区驻地-史家寨窑洞群

东方晴3年前 (2021-11-26)红色旅游306

史家寨村位于阜平县城东北20公里处。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和冀晋区(后改为北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分布在史家寨及其附近村庄山坡上的一排排窑洞,便是当年边区机关的旧址。1943年秋,日寇对阜平县进行了三个月的“大扫荡”,大量房屋被毁。在住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晋察冀边区领导机关发扬延安精神,亲自挖窑洞住。当地群众也积极参加。从1944年1月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窑洞基本完成。机关住下后继续挖,一直挖到抗战胜利。窑洞大多为土窑,少量为石窑。两米多高,三米深,木制门窗。另外还有一些土坯楦窑,外面看像排平房,里面为拱形屋顶,没有木料。

史家寨村西山跟有石窑洞8个,是晋察冀分局驻地。副书记程子华、秘书长姚依林住在这里。史家寨村下二里处的漕沟有土窑洞14个,为边区抗联会驻地。史家寨村对面鹞子河东的大东沟有窑洞15个,还有一排简易平房,为边区公安局驻地。家北村大东沟有土窑20个,为边区城工部驻地。家北村歪脖子沟有窑洞80个,为晋察冀边委会驻地,主任宋劭文、副主任张苏也住在这里。边区政府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并从这里迁移到张家口市。在这里召开过1944年底至1945年初的全边区群英大会;1947年冬又在此召开边区土改和整党大会,彭真、邓颖超、聂荣臻等人都参加过这次大会,都住过这些窑洞。家北村黑枣树沟为边委会伙房。黑枣树沟与歪脖子沟中间的山梁,挖了个隧道式山洞,既是防空洞,又是到伙房的通道。家北村太平庄,建造十间简易平房,为边区“大礼堂”,是当时最大的建筑。家北村二十亩地,有土石窑洞30多个,为晋察冀边区高等法院驻地,院长王裴然也住在这里。庙儿台村西黄土岗,有土窑洞100多个,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驻地。当时聂荣臻到了延安,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耿飚在此居住。庙儿台村大教场有窑洞10个,后沟有窑洞25个,三亩地有窑洞6个,这3处为边区招待所,经常有国际友人居住。庙儿台村上北头岸(河儿峪沟口)有两排土坯楦窑共100多间,是晋察冀边区党校驻地。庙儿台村上河儿峪沟中的当家沟、走道沟共有窑洞30多个,边区运输队(亦称县驮骡队)曾在此居住。史家寨村西五里远的雷堡村,有窑洞30多个,为晋察冀日报社驻地,总编辑邓拓住在这里编辑出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红土山村有窑洞20个,还有几间楦窑。槐树庄村的大角扇里有窑洞20多个,葡萄岸、杨沟有窑洞4个,这些地方都是报社下属单位驻地。从雷堡村至史家寨大东沟,东西8里,从红土山村至史家寨村下漕沟,南北6里,方园近50平方华里地带中的史家寨、雷堡、庙儿台、家北、槐树庄、红土山6个村庄中的大小17道山沟里,共挖有石窑洞400多个,建土坯楦窑100多个。1983年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窑洞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易县老子道德经幢

老子道德经幢位于易县县城内友谊路。据《天下舆地碑记》载,经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立在易县城西开元观,南宋乾道五年(1109年)迁至城内南端的龙兴观。经幢通高6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清同治...

保定北岳庙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西部,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间,是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以前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唐玄宗天宝五年封北岳为安天王...

易县龙湖景区

龙湖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70万平方米,最大水深23米,上游与拒马河相通,龙湖与山野风光的自然结合,形成美好和谐的意境,实为度假休闲娱乐的好地方。龙湖景色柔美,湖水清澈,是集游泳、划船、垂钓...

安国市中药文化博物馆

  安国市中药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国市药兴大路129号,为专题性博物馆。2009年,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同年列为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2010年被命名为保定市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2011...

白洋淀

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省中部。旧称白羊淀,又称西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车淀、羊角淀、池...

顺平盘古小江南

盘古小江南,位于保定市西部山区顺平县大悲乡富有村西,距城30公里,是自然山水的美丽风景区。这一带有山、有水,有洞、有涧、有谷、有峪、有台、有滩、有园、有寨、有花、有果、有鸟、有兽,有浓厚的远古文化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