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森林)公园
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交界处,东北距北京295公里,西距佛教圣地五台山50公里,保阜高速公路从景区边缘穿过,总面积56平方公里,是一处集地质、地貌、冰川、生态、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拥有“北方最大的瀑布群”、“中国最大的片麻岩天生桥”、“华北罕见的原始次生林”, 被誉为“太行深处的香格里拉”。同时,是我国仅有的两家“双国家公园”之一(另一家是张家界),有“南有张家界,北有天生桥”之称。
景区为中山和亚高山地貌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溪瀑多姿,植被茂密,风景雄奇险秀,是一处难得的高品位的旅游胜地。景区主要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岩石矿物成分复杂,纹理构造多变,在许多地段出现斜长角闪石片麻岩和斜长角闪花岗岩。景区地貌南高北低,有四条沟谷象手掌一样由百草坨向北和东北面延伸。它们分别称天桥谷、石窝铺谷、北沟和三支笔谷,长度在5-8公里。四谷聚集于最高峰百草坨,海拔2144米。顶部平缓,是一条南北向的高原面,构成晋冀分水岭。
景区地表水比较丰富。各沟谷内几乎都有溪瀑流。水质清冽,没有污染,雨季溪流澎湃,形成许多大瀑景观。天生桥地区所以多水多瀑,其原因有三:一是因岩性为变质岩,渗透性较弱;二是山区降水较多,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加大;三是植被葱茏,含水量强。本景区系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春干燥寒冷。年降水量多在700毫米左右。
由于相对高度较大,本景区植被呈现明显的垂直变化。从下至上分别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带。景区内乔木林有辽东栎、油松、落叶松、白桦、赤桦、黑桦、山榆、山杨、漆树、元宝槭、盐肤木、核桃楸、花楸等,灌木有线果大叶蔷薇、美蔷薇、北京忍冬黑荀子、大花溲疏、野玫瑰、平榛、青榨槭、锦带花、毛榛、酸枣、二色胡枝子、三桠绣线菊、荆条、接骨木、木本香薷、暴马丁香等。其中有许多变色植物,如盐肤木、青榨槭、卫茅、元宝槭、黑荀子、花楸等,为本景区秋季旅游增添许多美丽色彩。本景区保护植物有刺五加、核桃楸、蛇杨等。
阜平天生桥地质公园所处地层为阜平群中、下亚群,由于地壳发生大规模变动,使景区内峰峦叠嶂,苍山如海,小溪纵横,奇险峻峭,特别是由变质岩形成的天生桥长27米,高13米,宽13米,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片麻岩天生桥,距今28-29亿年。
景区内的天生桥是由山谷瀑流沿裂隙冲蚀崩塌而成,其上方为60米的瀑布,下方是112米的大瀑布,瀑布飞流而下穿过天生桥再泄入百米深渊,特别雄奇壮观。九个大瀑布,全部集中在一条山谷中,从上至下分别高几十米至112米,与此相临的沟谷内还有30余处上下相连的瀑布,汇集成群,气势磅礴,这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瀑布群,是绝无仅有的自然景观。丰水期飞流直下,如万马奔腾惊天动地;枯水期,轻流潺潺,撒珠抛玉,声韵清脆,宛如轻音乐协奏;冬季,瀑水凝冰,形成千百个姿态各异大小不同的冰瀑,犹如鬼斧神工造化成的玉雕。
公园主峰百草坨海拔2144米,素有“百草、百花、百种药”之称,现有6000亩人工栽植的落叶松,有7000亩以白桦林为主的乔灌杂树共生的原始次生林,专家认定这是华北地区少见的、面积较大的原始次生林。春天,这里久久难以冰消雪化,到农历四五月,阴沟残留着冰雪,而阳坡上开始吐绿,迎春花、丁香花、杜鹃花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竟相争春。夏季,这里蓝天白云、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天红桦树叶和地上的各种花草交相辉映,五彩斑斓。游人们都说,上了百草坨才算真正回归了大自然。
阜平天生桥瀑布群旅游区具有华北最好的瀑布群景观,北方罕见的原始次生林,资源特色和区位条件十分突出。特别是地处“保定—五台山”黄金旅游通道上,基础设施状况得到了充分改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旅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大地拉动着阜平县整体生态旅游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