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海盐博物馆

东方晴3年前 (2021-11-29)文化古迹252

河北海盐博物馆坐落在河北省黄骅市渤海路中段。黄骅产盐历史悠久,自古有着"鱼盐之利雄天下"的优势,是沧州长芦盐场的主产区,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约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市内拥有"国保"单位海丰镇古制盐遗址,海丰镇是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港口,曾有沿海"万灶青烟皆煮海"的盛况,是当时长芦盐场煮盐的基地。

河北海盐博物馆风格为仿古式建筑,共三层,院内为苏州园林式风格,水榭楼台相映,假山绿竹点缀,回廊曲折环绕,环境静谧优雅。展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并建有800平方米的露天大型互动展厅一个。

河北海盐博物馆是河北省内首家盐业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盐业博物馆中资料最为丰富的博物馆。该馆以全国各地的盐业资料为基本展示内容,以"翔实的内容,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互动的参与,精美的场景"为特色,注重科学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以多种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生动的再现了我国自4000多年前就开始的盐业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文化全貌。展览展示了海盐、湖盐、井矿盐等盐种,盐与人生活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运用三维、动漫、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突出观赏性、互动性,体现高科技化、艺术化、个性化、人性化,以文物为主,以电脑喷绘、灯箱、图片、雕塑、场景、模型、影视播放、多媒体等手段为辅,合理利用现代材料,恰当地运用灯光的渲染作用,突出中国盐业的辉煌成就,展示盐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河北海盐博物馆主题展览《天工开物—中国盐史》,分序厅、华夏盐踪、鹾卤黄骅三个部分:

序厅,通过浅浮雕的形式,分阶段的着重讲述了我国四个主要盐种有关的传说、故事,并展示了我国历史上的二十件大事和我国当代盐分布情况。

“华夏盐踪”展厅,从盐业考古说起,逐渐展示了我国盐业生产从煮海为盐到晒制的发展历程,纷繁复杂的历代盐政、盐战,丰富多彩的盐文化等内容。通过海南砚晒、浙江板晒、长芦滩晒、芒康晒盐、乾隆下江南等大量的场景,运城池神庙的模型、管仲、颜真卿雕塑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形象的再现了我国古代盐业生产的盛况,并体现了盐商阶层对我国建筑及文化的影响。

“鹾卤黄骅”展厅,再现了黄骅“渔盐之利雄天下”的历史,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骅盐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及辉煌,呈现了黄骅盐业对沧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展厅分为“盐官古县”、“万灶煮海”、“玉屑天成”、“渤海盐歌”四个部分,展出精美文物136件,制盐工具20件。展厅以黄骅盐区史料为主,辅助周边长芦盐业相关资料,采用展板、浮雕、雕塑、沙盘、多媒体、动漫、半景、全景等表现形式,围绕文物做文章,合理利用现代化展览手段和材料,用灯光渲染氛围,从西周开始追溯黄骅两千多年的盐业史,从盐考古、盐生产、盐文化、盐政策、盐业变革等多个角度,细致入微的再现了黄骅盐业在中国盐业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对地方、国家的巨大贡献。


相关文章

沧州中捷·尼特拉酒庄

中捷·尼特拉酒庄整体项目占地800亩,其中葡萄园种植面积400亩。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500吨,地下酒窖储存能力150吨。建设工程将分为三期完成:一期将实现葡萄酒酿造及葡萄酒文化传播功能;二期将实...

任丘颛顼城遗址

颛顼城遗址,又名古州城,相传为上古帝王颛顼所筑。据《一统志》记载:“颛顼城在鄚州东北三里,颛顼所造,今称为古州,即古鄚县城也。”距今有3000年左右,此城为圆形,直径1.5公里,布局独特。如今,颛顼城...

捷地清真寺

捷地清真寺位于沧县捷地镇所在地.始建明代后期,民国十八年重修,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大殿为亭殿合建,由四梁四柱组成的木架砖瓦结构,殿长25米、宽15米,殿、亭顶高20米,亭为六面体木质花格窗棂,殿前...

南皮凤凰公园

凤凰公园位于南皮县城北部,占地5.37公顷(12.19公顷),2010年建成。公园西部为休闲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红色雕塑是一只振翅欲飞的火凤凰。东部是绿色长廊,种有银杏、云杉、樱花、高杆女贞等乔灌木2...

泊头北环水系景观公园

北环水系景观公园全长约4410米,东与京杭大运河景观带相通,西与1号干渠相连,是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28.59公顷,总投资1.1亿元,计划2019年年底完工。北环水系绿化工程自东向西共包括...

沧州南川楼

南川楼在沧州市南,临运河,明清时,为沧州名胜之一。南川楼是明大兴道教的建筑之一,是“过客登临即胜游”沧州运河又一名楼,今运河区南川楼社区就是以此楼而得名。明朝中期,在古元龙楼的废墟上建新楼,始称南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