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兴国寺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2)文化古迹327

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重修。   1952年维修屋顶。   1996年7月阳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位于阳曲县泥屯镇东青善村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32平方米。1996年阳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 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孔蓝琉璃剪边。
  梁架结构为五檩无廊式构架。明间梁架为五架梁通前后檐,排山梁架在脊檩下设中柱,将五架梁分为两根双步梁。前檐柱头科斗栱为五踩双昂,柱头各设一攒,补间每间二攒;后檐柱头斗栱为三踩单昂,平身科每间一攒,装修全部缺失,后人在台明上砌筑墙体前后立面全部封堵。后檐檐口瓦件碎裂、变形,使檐檩断裂、滚动,后人为支撑后檐屋面不致塌陷,在檐檩随檩枋下下立辅柱支撑。
  寺前存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省口白马长东青善村重修碑序”碑1通。

1.历史价值
  兴国寺创建年代不详,但现存正殿显示出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是兴国寺创建历史较早的佐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艺术价值
  兴国寺正殿整体结构典雅厚重,是当地明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3.科学价值
  兴国寺正殿为明代建筑,其构件表现出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平板枋、额枋呈“T”形结构;昂嘴由坐斗平出后向下折;为研究建筑由宋至清转型期的建筑构造比例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关文章

阳曲侯村遗址

  侯村遗址位于阳曲县侯村乡侯村东北约500米的深沟河西岸。  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10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的泥质、夹砂灰陶罐残片,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汉代一...

阳曲黄花洞佛寺

  黄花洞佛寺始建年代不详。  明弘治元年(1488)重修观音堂。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重修石墙山门。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修观音寺马祖石祠墙。  清康熙八年(1669)重修寺院。 ...

太原奶奶庙

奶奶庙位于校尉营北口,始建于清代后期,是供奉关夫人的祠堂。庙坐北朝南,门为悬山式勾连搭歇山顶,挑檐三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七米,前有廊。山墙绘有送子壁画。门窗为木制大开扇,房屋为砖木结构。二门外有一间...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文庙街道办事处文庙社区文庙巷西40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金、明两代重修并扩建。原址位于太原城西水西关,清光绪初年因汾河泛滥造成损毁,光绪八年(1882)迁至现址...

阳曲录古咀卧龙堂

  卧龙殿内攀间枋上有“大明国洪武四年(1371)在前起盖至成化拾玖年(1483)岁次……”题记,说明其创建于明洪武四年。  上世纪50年代重修。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作学校,搬迁后闲置至今。  录...

太原清真古寺

太原清真古寺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开化寺南街社区解放路48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5),元、明、清三代重修,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建筑。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东西52.52米,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