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三畛真武庙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2)文化古迹286

  寺庙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重修真武庙碑志》记载,大清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真武庙。
  2002年维修加固正殿后墙体和山门屋顶。

  三畛真武庙位于阳曲县大盂镇李家沟村三畛自然村西。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遗存为清代建筑。1996年7月阳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庙整体院落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二进院建于高约3米砖砌台基之上,与一进院之间以石阶相连;一进院仅存戏台。南北长65.22米,东西宽27.23米,占地面积约1775.8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山门、正殿(真武殿)。

  戏 台:建于土崖之下,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台为演员表演的场所,后台为化妆、休息区;前台为卷棚歇山顶,后檐为硬山屋顶,前后檐屋面在檐檩处相交,中间以木隔断相隔。建筑建于高约1.5米台基之上,共设柱三排;后台梁架结构为五架梁通前后檐,五架梁出头处压于前檐抹角梁之上。前台不设墙体,后檐两侧山墙上开设掖门,供演员从侧面进入后台,上部设六边形什锦窗(现已封堵)。

  山 门:建在高约3米的砖砌台基上,前檐设石阶通道。台基两侧开券洞(西侧封堵,东侧可通行);面阔一间,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板门安装于两侧山墙中部;山墙前檐部位绘有门神画像。

  正 殿(真武殿):位于中轴线最北端,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筒板瓦屋面。建于高约1米台基之上。装修安装于前檐金柱之间,明间为六抹隔扇门,隔扇心为斜方格式样;两梢间隔扇窗被后人改作现代玻璃窗户;明间置两根盘龙柱子抵至梁底,两柱间供奉玄武大帝像。殿内山尖绘有山水人物画约5平方米。

1.历史价值
  三畛真武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最早的维修记录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距今约200余年历史,为研究当地古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艺术价值
  山尖壁画精美,建筑古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科学价值
  选址:建于人工砌筑的高台之上,是村内的至高点,说明村民对玄武大帝的尊敬与敬仰;
  戏台功能设计合理,由两山掖门进入后台,后台为梳妆及准备场所,中部隔断上开设板门,演员由此到达前台,在同一座建筑内完成了所有的表演工作,为研究古戏台布局设计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关文章

清徐狐突庙

狐突庙(第六批国保)  时代:宋至清  地址:清徐县西马峪村  狐突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98年)重修,明嘉靖十...

阳曲西殿村遗址

  西殿村遗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西殿村北台地上。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北侧断崖上暴露有一厚约0.5~1.8米的文化层,采集有仰韶文化的夹砂绳纹灰陶片等遗物。...

太原西校尉营关帝庙

西校尉营关帝庙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校尉营社区西校尉营25号。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290平方米。中轴线建有正殿、寝宫,两侧为钟楼、鼓楼。正殿面宽五...

太原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是太原市内最大的公园,因位于古太原城迎泽门外而得名。迎泽公园总面积666900平方米,迎泽湖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有科普区、风景区以及游乐区域。迎泽公园位于市中心迎泽大街中段,交通便利。...

阳曲青龙镇龙王庙

  据梁架题记,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  2007年复建山门、过殿、碑廊等建筑,维修戏台、大殿。  青龙镇龙王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长84.78米,东西宽17.08米,占地面积1448....

太原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迎泽区文庙街道办事处崇善寺街9号。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阳曲县志》记载,崇善寺原为隋炀帝行宫,唐初称白马寺,后改名为延寿寺、宗善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于洪武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