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2)景区景点222

花果山,又名龙和山,位于大圣堂村西北部,海拔1806米。据明万历《太原府志》载:“龙和山……娄烦镇西五十里,峭峨瑞云常绕如龙故为名。”龙和山最令人神往的是奇美壮观的“龙和晚照”。当日落以后,站在山上西望群峰,只见周围高山已是黑影幢幢,唯龙和山有阳光照耀,山后霞光四射,五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为原静乐八景之最。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元好问,跋山涉水,远游至此,吟得《登龙和山》诗一首:“悬麻白雨映层崖,过尽行云晚照开。可是登临动高兴,马蹄新自太行来。”

花果山,满山苍松茂密,山花烂漫,气候凉爽,风景独特。山顶原有建于唐代的清凉寺,毁于战乱年代。遗址旁有一座用方石砌成的古庙,当地人称“猴王庙”,门前有两通刻有“东胜神洲地,悟空旧居址”的楹联石柱。庙内有孙悟空的石雕像,石雕像背后有普提祖师的石壁线刻画像。在崇山峻岭中,旧有 “水帘洞”,因植被和地下水遭到了破坏。原清凉寺院内挂有一口明弘治十一年铸的大钟,上面铸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清康熙三十九年《静乐县志》载:“南乡近龙和者有花果山,取春、夏间花果满山为名。或者附之以‘水帘洞’,谓孙行者娄烦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大思想家傅山先生所著的《傅山全书》中提到,在明代《静乐县志》中记载:“孙行者,楼烦人。”专家考证,娄烦是《西游记》故事的最早发源地。在花果山北坡挺立着数百株四季常青的“扭纹松”。

花果山生态旅游景区是我县依托“大圣文化”,打造的以西游记文化产业为主的综合性主题公园。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道人沟村,在大圣堂村以西,该景区是集山水自然景观和传奇人文景观为一体。占地总面积5200多亩。景区建设内容包括:修复原有的水帘洞、悟空出世石、猴王庙、老君庙和清凉寺等文物古建筑;新建南天门、御马监、玉皇庙和龙和晚照观景台等人文景观。在景区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现已扩栽4000亩油松、垂柳、山桃、山杏等风景树,种植1000亩桃、杏、梨、李子等干鲜果林的“蟠桃园”供游人前来自助采摘。目前景区的规划设计,道路基础、游客接待中心已建成,该项目列入太原市旅游局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

相关文章

清徐六味斋云梦坞文化产业园

“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中华老字号六味斋始创于1738年(清朝乾隆三年),其酱肉系列曾是皇室贡品,享誉京师;现为三晋名吃,驰名内外,其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艺在全国中式肉制品生产企业中绝无仅...

太原二龙山

二龙山又名烈石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角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的中北大学校园内,是少有的和校园相依托的风景区。解放战争期间,阎锡山军队曾在烈石山上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现保存有碉堡...

太原程家峪村

程家峪村位于古太原县城(晋源街办)西一公里处,北距太原市中心20公里,是1998年从风峪沟搬迁到晋阳苑小区(原太原市果树厂)的移民村。曾有村办煤矿1座,二十多年来村集体经济主导产业一直以煤矿开采以及运...

太原崇善寺

崇善寺位于迎泽区文庙街道办事处崇善寺街9号。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阳曲县志》记载,崇善寺原为隋炀帝行宫,唐初称白马寺,后改名为延寿寺、宗善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于洪武十四...

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文庙街道办事处文庙社区文庙巷西40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金、明两代重修并扩建。原址位于太原城西水西关,清光绪初年因汾河泛滥造成损毁,光绪八年(1882)迁至现址...

阳曲中社遗址

  中社遗址位于阳曲县黄寨镇中社村东北约500米。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70米,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一处厚约0.5~0.7米的文化层,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夹砂灰陶罐残片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