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采凉山红石崖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2)景区景点273

采凉山位于大同县县境北部的巨乐乡,古称纥真山、纥干山、采药山。系阴山余脉,海拔2144.6米,为大同之镇山。北与内蒙古大盘梁山相望;西与西寺梁山对峙;西南有其余支马铺山。采凉山是一典型的地垒山,山体浑圆,山顶平坦,山脚广泛发育洪积、坡积物,总面积为649.1平方公里。位于大同市新荣区境内,为大同市近郊海拔最高的山峰。

采凉山以山峰峭拔,高寒异常,冬夏积雪而著称。每当春末夏初,平川之地早已花开似锦,唯有此山积雪皑皑。唐昭宗曾以“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的诗句描写采凉山的雪景。“山上森林密布,药材遍地,山花烂漫,风景宜人,已成为避暑旅游胜地。采凉积雪”为大同八景之一,有“马嘶踏遍银山顶,鸟倦惊飞玉树枝”的咏叹。

采凉山旧有采凉观、碧霞宫、地藏寺及明代藩诸王墓。如今采凉山红石崖已成为大同著名的风景区之一。红石崖下有一座道观,名太玄观,创建于民国年间,“**”时期被毁,70年代由葛道重修。共两层,上层主殿供奉老子,两侧为南极仙翁和药王孙思邈。下层主庙,中间为三官,两侧是寿星、观音。鎏金屋顶,雕梁画栋,红墙绿瓦,光彩夺目。

山上有明代九个代王的墓葬。据《大同县志》载,“明代藩诸墓,代简王桂墓、戾王逊惴墓、隐王仕德墓、懿王俊杖墓、昭王允耀墓、恭王廷琦墓、定王鼐铉墓并在采凉山;惠王成燎墓、思王聪沫墓并在马铺山”。据实地查勘,今大同市东5公里的马铺山下,西起古城村,经燕庄村南、西坟村到东坟村东北,东西绵延3.5公里,似弧形排列着大小九座直径8—10米、高4—5米的坟丘。

当年建筑壮观,地下墓室宏大,地上有红墙绿瓦的享殿、碑亭和石雕碑坊。并置有民户守墓地,现在的东坟村、西坟村就是守墓人的住地。清兵入关后,地上建筑物被焚毁。


相关文章

大同平城法华寺

法华寺塔又名白塔,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塔寺街37号。圆形喇嘛式砖石塔,南北长10.8米,东西宽11.9米,占地面积129平方米。寺院已毁,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白塔,为清代遗构。通高18米。塔座为双层束腰八...

广灵平舒民俗博物馆

广灵平舒民俗博物馆展示明、清以及民国的木器、银器和石器。...

阳高玉安生态园

阳高玉安生态园位于山西古都大同阳高县王官屯镇重兴镇村东,总占地逾1000亩。玉安温泉生态岛依托天然的环山映水、杏花烂漫的优美环境,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采用自然风光、融进人文设计元素,在规划设计中,把...

大同兴云桥

兴云桥,为史料记载的御河上最早修造的桥梁。金天会十年(1132),由西京留守高庆裔修造。后屡次修葺,清嘉庆年间,因大水倾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又重新施工修建。2010年再次重修,并于当年11月通车。...

大同龙真民俗风情园

龙真民俗风情园位于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小南头村御河河畔,占地60亩,龙真寺建成后,为了增加旅游内容,建起了以龙真寺为主体的民俗风情园。民俗园以晋北民俗活动为主体,突出农家风情,为久居城市的游客提供回归...

天镇沙梁坡汉墓群

    沙梁坡汉墓群,有汉墓41冢,原来是我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汉墓群在县城南5公里沙梁坡上,俗称谎粮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