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新平堡玉皇阁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文化古迹289

    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镇县最北端,东与河北、西和北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人们所说的“鸡鸣听三省”之地。明长城纵贯于堡城西面和北面,为明代宣化、大同两镇的咽喉要地,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兵马经常南下侵扰争战之地。因此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了土堡,派兵驻守。为新平路驻地。

    新平堡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三月,开设马市,和北方蒙古族游牧部落鞑靼进行茶马布匹等交易,但当年十一月就停止了。在隆庆四年(1570年)农历九月在新平堡西1里许马市口和蒙古游牧部落俺答恢复贸易,俺答被封为顺义王,牧民以牛、马、皮张、金银和明朝商贩交换布匹、茶、绸缎等,明朝廷也从中买骡、马补充军用。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新平堡中央修建了玉皇阁一座,也就是现在的这个玉皇阁,为明代典型的正方形三层两檐歇山顶式楼阁,面阔3间,进深3间。斗拱四铺作补间1朵,正脊、戗脊为琉璃雕作;底部为石基砖碹十字形通道,上面四周为压条砖栏;上层为木制勾栏平座,上下座均有回廊。这是新平堡最高的建筑,也是新平堡标志性的建筑。在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光绪八年(1882)均有重修,但均保持了原建的风格、构件。新中国1966年毁阁内塑像及壁画。1992年省里投资1万元,重修。随后,原天镇县委书记贺锐题匾“代郡延陵”,悬于上层正南。

    玉皇阁内上层原有铜铸玉皇像一尊,传说黄金为内脏。下层有泥塑玉皇像一尊,东西两侧墙面绘众神壁画。

    玉皇阁不仅是新平堡唯一遗存明代边塞城堡的代表建筑,也是全县明代7座玉皇或昊天或大奎阁的唯一遗存。在新平堡,明清之际,建有庵、庙、寺、祠、阁、殿等20多处,释、道、儒乃至明清官员功德祠,明教(白莲教)神殿都有,堪为边塞文化集中城镇之一,又兼有四百余年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贸易史,也是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和城镇之一。而玉皇阁是这历史的见证。

    新平堡玉皇阁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大同云冈石窟(5A 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

浑源汤头温泉

汤头温泉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45公里处的汤头村附近,居恒山南麓。水量充沛,四季不断,温度恒定在63゜C左右。早在1400年前汤头温泉就被用以治病。据专家勘测化验,温泉地下有死火山地热,泉水内含有镭、氡等...

大同代王府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为代王后,就藩大同所建的王府。明正德《大同府志》载,代王府“在大同府城内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辽金西京国子监改建”。据《明史·朱桂传》载,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

大同北都桥

北都桥起自北都街东边的御河生态园入口处,终至御河东路交叉口。跨河桥梁总长671米,东引桥长294米、西引桥长237米,2011年11月竣工通车。该桥采用魁伟的钢制拱架。拱架上面饰以线条曼妙的花瓣形纹饰...

大同文庙

文庙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府学门街3号。坐北朝南,南北长182.13米,东西宽119.78米,占地面积2181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明初由云中驿改建,宣德二年(1427)增建肃敬厅,正...

灵丘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灵丘县城东北龙泉山南麓。该寺始建于唐代,历代都有修葺。现存寺院建有关帝庙、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奶奶庙、禅房、三节楼、无尚洞等。整座寺院半依峭壁,三面环山,苍松参天,杨柳掩映。寺前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