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平型关战役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红色旅游413

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战场旧址、战斗指挥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等。

1、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位于灵丘县平型关景区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该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主持修建,1971年10月闭馆。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省委、省政府遵照聂帅的指示拨款修复了纪怎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灵丘县委、县政府又筹资将纪念馆整修一新,恢复了展览。2001年,灵丘县委、县政府对大捷展览进行了大幅度地充实修改,展版面积扩大到508平方米,增加了一批图片知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

2、平型关大捷纪念碑

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石灰岭上,建于1997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阴的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碑座、碑体高分别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937年9月25日。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3、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

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1937年9月25日,115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战斗共歼敌400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1995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


相关文章

大同和平解放谈判旧址

大同和平解放谈判旧址,位于平城区白登山街道西坟村内。1949年4月29日中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下,驻大同国民党守军15兵团副司令兼大同军事指挥官于镇河、大同行署主任孟祥祉和暂编38师师长田尚...

大同古城地质博物馆

大同古城地质博物馆展示大同地质地貌矿物标本,与大同地质年代相关的化石等。...

灵丘花塔民俗生态村

花塔生态民俗村,位于灵丘县独峪乡。地处晋冀两省,灵丘、阜平、繁峙三县交界,三楼河下游西岸,因村后山势如塔、桃花满山故名。是晋北海拔(558米)最低、无霜期最长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中有溪流,气候湿润。...

天镇南高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群遗址

该遗址位于天镇县东南45公里的南高崖乡台家坪、水冲口一带。1979年山西省217地质队野外作业时发现,1981年7月、1982年8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地、县考古...

左云县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2月,左云县城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古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北门街,南至东巷、西巷,西起榆树巷、西街、廖家巷,东至府街、东巷,面积约61.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约...

大同文瀛湖风景区

文瀛湖风景区位于御东新区,占地68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39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4万平方米,硬化面积是49万平方米,于2010年5月9曰开工,2012年底主体工程完工。该景区委托世界著名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