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平型关战役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3)红色旅游319

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战场旧址、战斗指挥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等。

1、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位于灵丘县平型关景区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该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主持修建,1971年10月闭馆。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省委、省政府遵照聂帅的指示拨款修复了纪怎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灵丘县委、县政府又筹资将纪念馆整修一新,恢复了展览。2001年,灵丘县委、县政府对大捷展览进行了大幅度地充实修改,展版面积扩大到508平方米,增加了一批图片知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

2、平型关大捷纪念碑

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石灰岭上,建于1997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阴的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碑座、碑体高分别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937年9月25日。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3、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

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1937年9月25日,115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战斗共歼敌400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1995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


相关文章

大同许丛赟墓

许丛赟墓位于平城区大庆路街道新添堡村内。东西约30米,南北约50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辽代乾亨四年(982)。地表无封土。墓室结构为砖砌单室壁画墓。经1984年清理后发现该墓由墓道、墓门和墓室...

大同代王府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为代王后,就藩大同所建的王府。明正德《大同府志》载,代王府“在大同府城内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辽金西京国子监改建”。据《明史·朱桂传》载,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

大同平城纯阳宫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大同市平城区鼓楼西街14号。坐北朝南,东西长18.52米,南北宽23.9米,占地面积44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清代遗构。当时寺观规模宏大,供奉纯阳吕祖,每年正月初八前来朝...

浑源千佛岭

千佛岭位于浑源县城南30公里处,龙咀村西南,为恒山支脉,面积约14.2平方公里,四周层峦叠嶂,气势雄伟,素有“塞外小黄山”之称。据《山海经》记载,千佛岭一带古称“高氏山”,《水经注》中又称为“冀州之界...

浑源麻庄

麻庄,在浑源县西二十里,汉崞县治此。有汉墓群(共墓冢十四个),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同恒山壮观碑

这通壮观碑相传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北游恒山时书题的刻石,今存大同市博物馆碑廊。碑高2.35米,宽0.85米。偌大一通碑石,上面只刻“壮观”两个楷书大字,字径为60厘米左右。无刻石年月,只是右上角有笔画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