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圆觉寺塔
塔身下直、上尖,呈圆锥形,第一层居塔座较高,以后各层,层层紧收,到第九层突然升高,作为同第一层上下对应。每层檐角皆悬挂风铃,共有风铃72个,风动铃响,夜深人静之时,铮铮响声,象一首交响乐曲。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均无梯级可攀登。第一层四面辟门,唯正南为真门,其他三门均为假门,这三个假门,有的半开,有的虚掩,有的紧闭,设计独具匠心,使你真假难分,以假乱真。从南门进入塔身内室,正中置须弥座,上塑释迦佛像,四壁施彩绘,色彩尚新。塔顶上端安装莲花式铁刹,再上为覆钵、相轮、宝盖、园光、宝珠,铁刹尖端有一翔凤,翔凤亦能随风转动,千百年来旋转不息,是古代精巧的天然风向标。
西汉以前,中国古代曾盛行一种叫“?”的指示风向的设备来观测风向。这是一种在风杆上系了布帛而成的东西,观测布帛被风吹动的飘向,就可以知道风向。在汉代,还创造了测风的“铜凤凰”和“相风鸟”。这些风向器在后代也屡有改进,可惜大都未能保留到现代。浑源圆觉寺塔上的“风候鸟”可能是唯一保留下来的实物,因此,在研究古代气象仪器乃至科学技术史上,这个“风候鸟”是极为珍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