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太行山大峡谷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景区景点223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长治市壶关县境内,由五指峡、龙泉峡、王莽峡和紫团山组成,占地面积5848公顷,共有景观44处,景点400余个。景区内有浓荫蔽日、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奇百态的山石,甘甜可口的清泉,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

  五指峰是五指峡的入口,形状好像是伸出的五指。五指峡就是因为这座山峰而得名。五指峰集雄、奇、险、幽、美于一体,不仅有刀削斧劈的悬崖,又有千奇百态的山石。古人曾如此描写五指峰:“五朵危崖五指开,亭亭玉立绝尘埃,惊涛忽涨清泉水,是否翻云覆雨来”。 

太行山大峡谷的山势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悠闲品茗,切磋棋艺的仙人对弈;有镇守着自己领地的凛凛雄狮,有“超然云雾中,不与群山伍”的照壁峰,有沐浴朝阳的金鸡报晓,各个超然出众。有两座造型奇特的山被当地人称做纸(指)山,后面稍远的好像一张薄薄的纸,前面的又象一根手指头,所以都被叫做纸(指)山,但却代表着不同的造型。 

  五指峡中的黑龙潭水非常清澈,终年流淌不息,在这个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据说每到大旱的时刻人们就到这几来求雨,但是求雨的人一定要是属龙和蛇的,因为守护着黑龙潭的是一条黑龙。清澈的山涧为来到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快乐。游人可以泛舟水上,进行皮筏漂流。 

  在陡峭绝壁上开凿的古栈道旁,有一座被称为仙人桥的石筑桥梁,它曾为沟通晋豫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仙人桥建于明朝,长五十米,高二十五米,结构严谨,坚固朴实。相传当时曾有晋、冀、鲁、豫、秦五省十八府、九十六县的民众参与修建。离仙人桥不远处,连接着一座坚实的桥梁,跨过这座桥和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 

龙泉峡和五指峡是两个不同的气候带。良好的气候条件使龙泉峡水丰草美,物产丰富。龙泉峡瀑布以它震耳的轰鸣声,飞溅的瀑布,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龙泉峡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关口,叫大河关。虽然它在文革时候遭到了破坏,但“大河关”三个字的轮廓却还能看得出来,也能看得出古关、古桥和古栈道的痕迹。史记三国时期曹操追杀高干就是从这里破关进入太行山攻占了壶关。 

  羊肠坂也曾是古代中原与上党太行交往的一条必经的险道,它因道路狭窄,盘垣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上党壶关的高干时,途径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山顶上的曹公垒就是当年曹操两进上党时攻下的最后一座堡垒的遗迹。 

  走出龙泉峡,第三个峡谷是王莽峡。游王莽峡,不能不到十八盘。十八盘是唐朝时人们为了沟通上党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商业交流而在悬崖峭壁上人工开凿的。清代它被洪水冲跨,康熙年间人们捐资重新修建了古栈道,共砌了一千三百个台阶,如今已被荫林公路所取代,它现在只是十八盘一个重要的风景旅游点。 

 在王莽峡深处有一个洞穴,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刘秀藏身的地方。在王莽峡中还有很多关于王莽、刘秀的故事。传说在西汉末年,王莽夺权,他追杀后主刘秀,一直从河南追到了这里,刘秀来到了悬崖隐身为一块石头,而王莽并没有发现,他一路追杀到这里,一不留神就坠下了万丈深渊,它的心肝就挂在了悬崖峭壁上,日后就形成了心肝石。 

紫团山不仅出产优良的紫团参,山上还结满枝繁叶茂的各色鲜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 

  太行山大峡谷园内还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特别是自然生长的亚热带树种南方红豆杉在大峡谷的出现,使大峡谷更显得神秘。 


相关文章

沁县决死一纵队(仁胜村)总部纪念馆

决死一纵队(仁胜村)总部纪念馆山西决死一纵队仁胜总部旧址,始建于明朝初年,为明清建筑风格,均为砖石土木结构,现存大厅三间、献殿三间、东西厢房十二间、乐楼四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筹集资金10...

黎城广志山景区

广志山景区位于黎城县上遥镇境内,又名中阳山,面积70平方公里,海拔1808米,系太行山主峰之一。晴天丽日,在此登高望远,百里之内,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广志山历史文化悠久,西伯戡黎文王、武王到过此山...

平顺太行井底

太行井底 位于平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37公里,四周悬崖陡壁,绝壁林立,形似井底,山涧泉水四季长流,奇峰怪石,溶洞钟乳遍布,一年四季云雾缭绕,胜似仙境。 挂壁公路长1500米,39个“窗口”,远看如大气...

平顺太行水乡风景区

太行水乡风景区位于平顺县城东30公里,晋、翼、豫三省交界处,景区总面积439.7km2,由大云院、藏兵洞、南垴山、华野漂流、柳树湾、天鹅湖、小三峡、月亮山、恐龙谷、龙门寺等景点组成。首尾相接,景景相连...

长治滴谷寺

滴谷寺位于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新顶山上,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原建于北齐后主武平四年,距今1600余年,宋朝皇帝太宗,赐匾额一块亲书“福严”二字,寺院建筑宏伟壮观,金碧辉煌,风...

长治南涅水洪教院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四周田园广阔,土岭突兀,涅水河环绕寺院而过,景色宜人。 据乾隆三十六年(1771)《沁州志》载,南涅水古为蔡皋狼之地,汉置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