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木化石自然保护区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景区景点379

木化石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子县南陈乡壑则、东峪、西峪、南苏村、高家村、谢村、西沟、团城、南陈村及张店乡的南陈村,总面积为2047公顷。 

区域内交通便利,孟沁公路(油路)弯蜒穿越其中,村村通公路。太焦铁路、太洛公路从保护区东南擦边而过。保护区内部有木化石群分布。现出露木化石90余株,未出露木化石正在探测,其中最粗直径为1.24米,是北京中山公园存放化石树的4倍,最细的直径为0.35米,树身最长的14米。中国考古研究所对该木化石群进行了勘探、测量、分析、化验。从木化石产生地质层位及其地质构造推断,该木化石形成于2.5亿年前的晚二叠系,属新生代第三纪范畴,和北京长城木化石展览馆展出的木化石有相同的历史,属世界首次发现的新种,世界罕见。分布集中,数量多,保存好。  

1978年长子县一位农民在山上放牧时发现了这种奇怪的石头。于是通过书信并亲自登门向原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有关同志作了反映。经省地两级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北京有关化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这种石头在化石领域叫“硅化木”,是由柏树演变而来的一种柏树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两亿五千万年。亿万年之前,由于“造山运动”,将这批松柏树压在了地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化学反应,使之变成了石头。随着地壳的变化,有一些又被翻到了地表,才被人们所发现。1982年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棵11米高的树化石,1985年晋东南地区博物馆收藏了一棵13.9米的树化石,现安装在长治市东大街府城隍庙院内,供游人观赏。  

就目前所知,全国发现的树化石,除新疆地区和北京郊区一个县外,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单棵体积最大、年代最久远的就数长子县的树化石了。这对于研究远古时代上党盆地乃至华北地区的地质、地貌、环境、生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山西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项目。 


相关文章

长治紫云山崇庆寺

    崇庆寺位于城东南今色头镇北的紫云山。传说“紫云山”是当年潞州别驾李隆基命名,到“开元盛世”,他又采笔御书“紫岫晴云”。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苦登高远眺,可见此地山峦紫...

长治潞宝毛主席博物馆

潞宝毛主席博物馆坐落在潞宝生态工业园区,该馆一馆始建于2006年12月,2007、2008年续建二馆、三馆。一馆为铸像馆,二馆为徽章馆,三馆为图片馆,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展品为毛主席诗词、语录...

长治响堂山古建筑群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即仙堂山,聚雄隐秀,雍容大度,位于襄垣县城东北25千米处,因建于山腰的仙堂寺得名。该山原名“九龙山”,海拔1700余米。重峰叠峦,迥绕起伏,如九龙汇集;危崖千仞,高耸入云...

长治中村八路军原总政治部宣传部旧址

中村八路军原总政治部宣传部旧址位于潞州区西白兔镇中村村南。1938年10月25日八路军总部进驻中村,原总政治部宣传部设在此院。2011年该旧址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沁县农家乐文化园区

农家乐文化园区主要依托沁县徐阳水库、月岭山水库以及吴碘坟。充分利用村域内空气清新,植被丰厚,山秀水美,百花齐放,落英缤纷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农家乐为主题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店、采摘、农事、垂钓休闲活动。...

长治花坡

沁源县西北部居于绵山之巅的一个山坡,海拔1800米至2000米,因此具有高原气候特征。山顶呈馍头形,平缓无崖,林木稀少,遍地生长着矮矮的野草和豆科植物,每年秋季,豆科花开,五颜六色,各具形态,密如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