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木化石自然保护区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4)景区景点387

木化石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子县南陈乡壑则、东峪、西峪、南苏村、高家村、谢村、西沟、团城、南陈村及张店乡的南陈村,总面积为2047公顷。 

区域内交通便利,孟沁公路(油路)弯蜒穿越其中,村村通公路。太焦铁路、太洛公路从保护区东南擦边而过。保护区内部有木化石群分布。现出露木化石90余株,未出露木化石正在探测,其中最粗直径为1.24米,是北京中山公园存放化石树的4倍,最细的直径为0.35米,树身最长的14米。中国考古研究所对该木化石群进行了勘探、测量、分析、化验。从木化石产生地质层位及其地质构造推断,该木化石形成于2.5亿年前的晚二叠系,属新生代第三纪范畴,和北京长城木化石展览馆展出的木化石有相同的历史,属世界首次发现的新种,世界罕见。分布集中,数量多,保存好。  

1978年长子县一位农民在山上放牧时发现了这种奇怪的石头。于是通过书信并亲自登门向原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有关同志作了反映。经省地两级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北京有关化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这种石头在化石领域叫“硅化木”,是由柏树演变而来的一种柏树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两亿五千万年。亿万年之前,由于“造山运动”,将这批松柏树压在了地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化学反应,使之变成了石头。随着地壳的变化,有一些又被翻到了地表,才被人们所发现。1982年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棵11米高的树化石,1985年晋东南地区博物馆收藏了一棵13.9米的树化石,现安装在长治市东大街府城隍庙院内,供游人观赏。  

就目前所知,全国发现的树化石,除新疆地区和北京郊区一个县外,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单棵体积最大、年代最久远的就数长子县的树化石了。这对于研究远古时代上党盆地乃至华北地区的地质、地貌、环境、生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山西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项目。 


相关文章

黎城板山景区

板山景区位于黎城县西北部西井镇境内,面积3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008米,年最高气温25℃。景区内群峰壁立、幽深壮丽、气势磅礴,是太行山精华所在,有“太行屋脊”之称。这里荟萃了八百里太行最壮美的自然风...

沁县南涅水石刻陈列馆

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位于沁县城南的二郎山森林公园东隅,北隔碧波荡漾的西湖与县城相望;东临南湖。站在山顶,县城、北海、西湖、南湖、瘦西湖一览无余。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

长治八义法云寺

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云寺位于长治县城南12千米处的西八义村内。创建于庙,宋、元、明各代均有重修。现存前殿为宋代遗构;后殿明代重修,尚保存元代风格;其余厢房配殿等皆为明代重建。前殿台基高约1米,殿...

长治龙门山

龙门山位于平顺县城东北50千米处,主峰海拔1700余米。山势险峻,因两山对峙,谷中夹山石突起形似龙首,故名。山腰有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后历经修缮,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龙门山与虹梯山、风...

武乡板山

板山位于武乡县城东窑湾乡左会村黎(城)武(乡)交界处一带,总面积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峰花儿垴达2000多米,主要景点有板山红叶、板山日出、板山云海、圣人泉、黄崖洞保卫战工事遗址群等。站...

长治故驿崇教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治市北10千米郊区马厂乡故驿村北山岗上。寺南临村,农舍密布,鳞次栉比;其余三面为广阔田野,一望无垠,道路纵横,交通便利。据寺内碑文载: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年(984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