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木化石自然保护区

东方晴3年前 (2021-12-14)景区景点356

木化石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子县南陈乡壑则、东峪、西峪、南苏村、高家村、谢村、西沟、团城、南陈村及张店乡的南陈村,总面积为2047公顷。 

区域内交通便利,孟沁公路(油路)弯蜒穿越其中,村村通公路。太焦铁路、太洛公路从保护区东南擦边而过。保护区内部有木化石群分布。现出露木化石90余株,未出露木化石正在探测,其中最粗直径为1.24米,是北京中山公园存放化石树的4倍,最细的直径为0.35米,树身最长的14米。中国考古研究所对该木化石群进行了勘探、测量、分析、化验。从木化石产生地质层位及其地质构造推断,该木化石形成于2.5亿年前的晚二叠系,属新生代第三纪范畴,和北京长城木化石展览馆展出的木化石有相同的历史,属世界首次发现的新种,世界罕见。分布集中,数量多,保存好。  

1978年长子县一位农民在山上放牧时发现了这种奇怪的石头。于是通过书信并亲自登门向原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有关同志作了反映。经省地两级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北京有关化石专家实地考察后认定,这种石头在化石领域叫“硅化木”,是由柏树演变而来的一种柏树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两亿五千万年。亿万年之前,由于“造山运动”,将这批松柏树压在了地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化学反应,使之变成了石头。随着地壳的变化,有一些又被翻到了地表,才被人们所发现。1982年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棵11米高的树化石,1985年晋东南地区博物馆收藏了一棵13.9米的树化石,现安装在长治市东大街府城隍庙院内,供游人观赏。  

就目前所知,全国发现的树化石,除新疆地区和北京郊区一个县外,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单棵体积最大、年代最久远的就数长子县的树化石了。这对于研究远古时代上党盆地乃至华北地区的地质、地貌、环境、生态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山西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项目。 


相关文章

长治紫云山崇庆寺

    崇庆寺位于城东南今色头镇北的紫云山。传说“紫云山”是当年潞州别驾李隆基命名,到“开元盛世”,他又采笔御书“紫岫晴云”。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苦登高远眺,可见此地山峦紫...

沁县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 

  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是中共沁县县委、县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举办的一项大型红色文化工程。   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原馆位于县城西南的文物馆旧址,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展版面积355平...

黎城黎侯古城

黎侯古城位于黎城县靳家街古黎国遗址处,占地1500亩,投资35亿元,以西周古黎侯国文化为背景,按照国家4A级景区打造,具备“行政、祭祀、商业、居住”四大功能,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

黎城广志山景区

广志山景区位于黎城县上遥镇境内,又名中阳山,面积70平方公里,海拔1808米,系太行山主峰之一。晴天丽日,在此登高望远,百里之内,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广志山历史文化悠久,西伯戡黎文王、武王到过此山...

长子仙翁山树化石森林公园

仙翁山树化石森林公园位于风景秀丽的长子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仙翁山上,区域范围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总面积达2047公顷。该保护区内分布有树化石群7处,现露出树化石90余棵,未露出的树化石...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风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自然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壶关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国最美十大峡谷。由于境内生长着寓意相思的珍稀树种“红豆杉”故被誉为“中国情峡”。&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