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八义窑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5)文化古迹210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治八义窑主要分布于山西省长治县八义镇的八义、东山、南泉庄等村一带,是山西东南部影响较大的民用瓷窑。以前所见的八义产品多为传世,具体的出处无法确定,陶瓷界习惯称磁州窑系产品。从1998年调查所采集的标本看,八义窑至少在宋代已经开烧,一直延续到明清,南泉庄甚至在十几年前仍有烧造。在宋金时,八义窑瓷器品种较多,有纯白瓷器、白瓷红绿彩器、白瓷黑花器、白瓷黑彩器、黑瓷器等;所烧器物以碗、盘、罐、碟等民用器皿为主,也有玩具俑、马等,这些瓷器做工精湛,纹饰粗犷飞扬,具有独特的玻璃质感,集实用、观赏于一身,深受世人青睐。其中红绿彩瓷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这是区别于磁州窑系其他窑口的一种独特的产品。

长治八义窑的红绿彩瓷器,是釉上彩瓷,其烧制方法为:在本地坩土拉成的较为粗糙的坯胎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施透明釉后入炉烧成白瓷,白瓷出炉后施红、绿、黄不同颜料,勾画和填涂出边线、鱼、花草、瑞果、鸟、人物、文字、开光等图案,二次入炉,在摄氏800度左右的低温下烧成独具特色的八义红绿瓷,其艳丽的色泽、丰富的装饰,一定程度地美化了白瓷制品,是当时窑工对本地粗瓷制品的一种极为有效的修饰,也可以说是瓷器装饰手法的一种创新和尝试。红绿彩瓷上的绘画技法有勾画、填涂,有工笔,有写意,绘画线条流畅,图案边饰自然,红绿黄色调和谐一致,主图案花草鱼鸟、人物文字等内容丰富多彩,搭配合理,其强烈的色彩对比鲜明而不艳俗,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在器物上施彩绘画的一代先河。八义红绿彩瓷绘画内容主要以百姓常见的花、草、鱼、鸟、文字、人物等为主,其中有鲤鱼、折枝牡丹、瑞果、折枝菊花、鸟、文字、人物故事、开光等,碗盘等器物多采用边线装饰。 

纵观红绿彩瓷的绘画内容、技法和布局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八义陶瓷在艺术水准、成型工艺、烧制水平等各方面都已有较高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对后代彩瓷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胎、彩分烧工艺,为日后彩瓷烧制开辟了新天地。


相关文章

长治神郊真泽二仙庙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北,创立于唐乾宁三年(896年)。原在神郊河南岸,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乐氏二女被敕封为二真人,长曰冲惠次曰冲淑,赐庙额日“真泽”,同时移...

长治板山

太行天险板山壑(俗称板山),位于距武乡县城东百里之遥的东山之巅,主脉南北走向,海拔2000余米,与黎城县交界。它那千山万壑、群山起伏、巍峨挺立、气势磅礴的壮丽景色,真可与国内外一些名山大川媲美!&nb...

长治塔岭山休闲观光度假区

  塔岭山休闲观光度假区位于上党古城——山西长治市市区东南3公里处,平均海拔930米。由于地处北纬37°一线,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8.6至10.5摄氏度之间。园区占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

长治潞安府城隍庙(元至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坐北向南,一进三院,前有神道,南北向中轴线长408米,由南往北依次有六龙壁、宏门、木牌楼、石牌楼、山门、重楼(玄鉴楼)、戏楼、献亭、中大殿、寝宫及各...

长治故驿崇教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治市北10千米郊区马厂乡故驿村北山岗上。寺南临村,农舍密布,鳞次栉比;其余三面为广阔田野,一望无垠,道路纵横,交通便利。据寺内碑文载: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年(984年),初...

长治紫团洞

紫团洞位于壶关县紫团山白云寺下,因洞口常有团团紫气升腾而得名。洞最高处可达50米,最宽处30米,洞深2.5万米。紫团洞为岩溶地貌,洞内遍布钟乳石,造形各异,栩栩如生,有奇景30余处。二鱼相吻,位于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