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黎城城隍庙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6)文化古迹411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黎城县城内正街与河下街相交处北隅。坐北向南,原为两进院布局,现仅存前院。庙内前有山门、后有正殿,东西厢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飞檐凌空,红墙绿瓦,庄重古朴。历为黎邑一大胜景。 

该庙创建年代无考,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黎城县志》和庙内碑刻记载:北宋天圣三年(1025)随县治迁变而迁建于今址。元至正十八年(1358),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一支攻破黎城,城隍庙焚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于旧址重建。嘉靖十六年(1357)六月,城隍庙山门古楼(俗称三节楼)倾塌,县民缙绅等措资财于是月二十九日兴土再建,于嘉靖十八年(1539)六月五日竣工。清康熙四十年(1701)二月重修。咸丰三年(1853)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国北征军林凤翔所部,由潞入黎,攻打县城,三节楼被烧毁。咸丰八年(1858)重建三节楼。宣统三年(1911)再次重修。共和国成立后,黎城县人民政府将其列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县政府拨专款进行了维修彩绘。现已成为县博物馆馆址。 

三节楼为城隍庙之门楼。因屋顶形制为重檐三滴水,故名之。该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通高约20米。台基高峙,砖石砌台,长18米,宽12米,高2.35米。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屋顶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内圆柱方额,斗拱密置,五踩斗拱双下昂,昂呈琴面式,梁架规整,结构紧俏。楼顶满覆琉璃,猫头滴水皆备。吻兽均为黄绿琉璃相间,山花出际施博风、悬鱼、惹草、悬鱼作如意式,十分精制。虽历尽沧桑之变,仍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冬,邑人靳惟精撰《重修城隍庙门楼记》载:“予谓,天下城隍皆有庙,庙必有门,门未必有楼也。唯此黎庙之门有楼,意在饰庙云尔。自有宋天圣三年乙丑迁创今县,高城深隍,其英灵之气寓于城隍之中,而实超乎城隍之表,萃而为神,受命于上帝以主斯土者,盖五百二十八岁于今矣。其神栖有庙,肇构莫稽。” 

正殿位居门楼之北,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布局正方形,屋顶形制悬山顶。圆柱圆梁,四椽栿,通檐用五柱。殿内减前金柱一排。前檐斗拱为五踩单下昂,明次间补间出斜拱。后檐斗拱为三踩当下昂。屋顶脊兽均为黄绿琉璃相间鸱吻、垂兽色调沉稳,制作精细,系清代中期所烧制。庙内新建碑廊一座,长约26米。廊内镶嵌陈列北魏造像碑,隋螭首造像碑,隋、唐、五代时期的墓志铭及明清官衙各类行政明文碑等二十余通(方)。


相关文章

壶关真泽宫

真泽宫位于壶关县树掌镇神北村东,坐北向南,东西宽37米、南北长134米,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据庙内碑文记载,重建于宋开宝八年(975),崇宁四年(1105)赐额,元、明两代及清乾隆五十七年(17...

黎城桃花寨

桃花寨 雄踞在黄崖洞东北方向的万仞峰巅之上,四周全是悬崖绝壁,只有一条宽仅丈许,倾斜45度的山间险道可达寨顶。...

长治中村八路军总政治部旧址

中村八路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西白兔镇中村村中。1938年8月8日至1939年7月7日期间八路军总政治部设在此院。此民居建于清代,一进院落布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0平方米。2011年该旧址被确定为区级...

长治老爷山

老爷山,原名三嵕山,因是上党战役主战场而享誉中外,位于县城西北25千米处,为余吾镇属地。位于北纬36 °27′,东径113°46′,海拔高度1226米,年平均气温9.12℃,这里自然风景独特,名胜古迹...

长治故驿崇教寺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治市北10千米郊区马厂乡故驿村北山岗上。寺南临村,农舍密布,鳞次栉比;其余三面为广阔田野,一望无垠,道路纵横,交通便利。据寺内碑文载: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9年(984年),初...

黎城黄崖洞景区

黄崖洞景区位于黎城县黄崖洞镇境内,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全年最高气温24℃左右,因一翼南向的黄崖石壁中有一天石洞而得名,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革命史迹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这里由左权将军亲自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