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羊头山

东方晴4年前 (2021-12-17)景区景点349

羊头山位于长子县南部的色头镇与高平市、长治市上党区三县(市、区)交界处,距县城21公里。远望峰如羊头,塔形羊角,故名羊头山。站在山巅极目四望,羊头山美景尺收眼底,想躲也躲不开的是满眼的松树,有的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古枝苍干、褐皮斑斑,有的如害羞妩媚的少女华盖婆娑,俏丽万般。主峰二塔南面不远处,是羊头山入负胜名的石刻造像塔。这种形制的石塔在我国极为罕见。整座石刻造像塔由三块巨石叠成,造型别致奇特,构思妙合天趣,下为卧羊,中为佛龛,上为瓦陇式屋顶,龛内置一佛二菩萨,刀工粗犷,形象冼炼,意态古拙,属北魏风格。

羊头山之所以是一座古老神奇山。不仅仅因为山上丰富的佛教造成像石窟遗存,更由于它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经耕作生息过的圣地。相传炎帝神农氏当年就是在这里得嘉谷,教民稼民稼穑开创了彪炳史册的农耕文明,因此,山上有许多和炎帝有关的遗迹和传说。按照史书记载,这里曾经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神农庙,因年代久地年的鼎盛繁华,早已随历史的年轮远去。但残缺的木架却依然清晰可辨,似要为我们留一点凭吊时的寄托。

由此向西北,山势很高,但地势平坦,没有山峰,是高山上的一块平地,这就是神农城的遗址。据说,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数耕种,名为“井子坪”又称“五谷畦”。当地百姓则管它叫“尖草坪”。因为是两块相连,还有叫它“东放马场”和“西放马场”的。我们下了沟再往上走到了井子坪下的“神农泉”。这是相距约二十米的两处泉水。当地百姓称为“黑龙潭”和“白龙潭”。对此,古籍多有记载,晋陈巩的《上党记》载:“神农庙五十步,有石泉二所,一清一白,味甘美,呼为神农井。《风土记》云:“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现在我们看到的神农泉依然清辙见底,用砖石围砌,上面用水泥抹过了井口,据说,这里还是历代乡人在旱里求神祈雨的地方。

总之,炎帝神农氏在此开创的农耕文明与北魏至唐盛极一时的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是这里双峰并峙的两座文化高峰。沿途一路走来,文明的碎片如点一繁星闪耀在羊头山的每一寸土地上。可谓俯拾皆珍举且皆文。


相关文章

长治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位于沁县城南1千米处的二郎山上,又各二郎山石刻馆。1985年建馆,1989年10月1日开放。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否的馆名,镌刻在二郎山的崖壁上。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

平顺岳家寨

岳家寨原名下石壕村,位于平顺县石城镇14公里处。据历史资料考证,下石壕村村民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相传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于此,为躲避追杀和蓄势待发,便依据地势取名,对内叫“岳...

沁县灯干角决死一纵队旧址

灯干角决死一纵队旧址位于漳源镇向阳村,2004年,在该村村委及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将决死队原来驻扎的窑洞、房屋主动搬出,并进行了简单的维修,陈列决死队员用过的一些生活和战斗物品,制作了一个决死队在沁...

长治八义窑遗址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治八义窑主要分布于山西省长治县八义镇的八义、东山、南泉庄等村一带,是山西东南部影响较大的民用瓷窑。以前所见的八义产品多为传世,具体的出处无法确定,陶瓷界习惯称磁州窑系产品。从...

沁源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沁源县城东南7公里的阎寨村,原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一纵队阵亡将士纪念碑,于1944年12月建成,2007年进行了全面维修,新修展览室5间,新建了六角柱形飞檐亭和围墙,对碑体进行了...

长治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长治县城西北13千米高河乡上郝村西北。清光绪《长治县志》载:“天台山,县城(今长治市)西南二十里,四周平坦,日出入无影。一名望儿台,台上不容瓦砾,间有抛掷于上者,邻近居民必有灾祲。”俗传女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