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湘峪古堡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0)文化古迹317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赵树理故居5公里,背山临河,群峰环绕,苍松翠柏,宛然如画。观其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蛛,其“水”五龙相会,故名湘峪。 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依山就势,规模宏伟,结构精巧,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物、艺术价值。在这群山环抱的山村里,孕育了明清进士达9人,举人、秀才不计其数,故有“湘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二千五”之说。

三都堂建筑雄伟,雕梁画栋,主要建筑瞭望楼为五层,高约25米,是整个古堡里最高的明代建筑。该楼为砖木结构,硬山楼顶,垂花门窗,拱形楼门,体现了明代民居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仿西欧建筑。 俯视古城堡,城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既有较宽敞的街坊,而更多是弯曲的丁字小巷。这些丁字小巷有阻隔又通畅,除了有积极的防御功能外,更多的表现了孙氏三兄弟的建筑理念和对江南的怀旧情感。后来,由于村民的改建和缺乏维护,昔日“五纵三横”的街巷格局已经很不明显。只有一条中街和几条小巷仍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路面全以条石和磨盘石铺成,街巷两侧是一座座紧紧相邻的明清大院。中街上建有两座雅致的过街楼,使幽深的街巷增添了别有的风韵。在村东一个丁字巷口的高墙上,镶嵌着一座精美的砖雕照壁,它迎面高悬于三层楼房的墙壁中间,这种建造手法在中国北方的乡村中极为罕见。但遗憾的是,照壁中央珍贵的麒麟图数年前已失窃。 

古城楼院层叠,古迹斑斑,万历皇帝御赐的功德双面石坊“三代少宰”、“两世清乡”高大雄伟,碑楼下石狮仰视,甚是威严。城内还建有棋盘四院望景楼、金鸡高楼、双插花院、绣楼、文昌阁等建筑,将木、砖、石雕融为一体,收敛成南北建筑艺术和中西风格的雅典艺术宅院;古城周围还建有关帝庙、张公庙、岳飞庙、鸿门寺、清心庵等庙院。城内布局的五纵三横“棋盘”形,寓意“万物根柢”,显示孙氏兄弟“直言正气,终无所慑”的品格。这种独特的构建体现了藏风聚气、人旺财发的儒、佛、道家文化之传统印记,显现了保家抗侵的民族气质,也反映出闭关锁国、留土恋家的世俗心理。 这些古堡民居构成了湘峪古城丰富的人文景观。近几年来,湘峪古堡经有关专家考证后,正在投入巨资全力修复和保护这些历史家珍和宝贵遗产。目前,当年这座耀目的山乡古城,已恢复了它那昔日的辉煌。在发展旅游,对外开放后,一定会蜚声三晋,成为沁河流域这条古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文章

泽州葛万村

葛万村位于泽州县南岭乡东南部,距晋城市区约30公里,始建于元代,村中以郭姓居多。葛万郭氏系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汾阳王郭子仪后裔。现有清代历史院落47处,有簸箕院、布袋院、棋盘院等,并有汤帝庙、三官庙...

沁水历山风景区

历山风景区位于沁水县城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相传是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虞舜即舜王耕治的地方,传说当年舜王在此耕治时,曾编制出我国第一部历法—《七十二侯》故而得名历山,并闻名天下。历山风景区,1988...

泽州洞八岭谢氏城堡

洞八岭村位于山河镇南部,距市区30公里,境内山岭耸峙,沟壑纵横,凝山川之灵秀,聚天地之祥瑞,故有"龙泉出洞神趣幽,岭通纬八峰环陡,太行峻岭众山齐,隋唐建村定九州"之称。洞八岭村的起...

沁水柳氏民居历史文化旅游区

村应山势高低,座北朝南,依山傍水而建,占地面积30余亩。是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之后裔的宅第。当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派政治革新运动,...

泽州西黄石村

西黄石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东北部,起于历代,兴在明清,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村内的四大家族中,成姓由于资格最老,发迹也最早,其家族和亲属不仅在村种田做买卖,而且还有读书步入官场者。其发展与村中成、...

晋城司徒小镇

“司徒小镇”是一个集农业观光、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体验教育、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产业园区。园区始终坚持“打造山西五千年文化印象基地”发展宗旨,内设三大山西民俗文化体验馆、老山西味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