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清虚观
清虚观位于平遥古城内东大街路北,坐北向南,创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清虚观,元初更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改名太平崇圣宫,清代复称清虚观。清虚观现存规模完整,山门前,建木构牌坊,在中轴线上,先后由山门、龙虎殿、三清殿和殿前的纯阳宫、玉皇阁组成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外观壮丽,内涵丰富。观内现存元代以来的彩绘泥塑共8尊,宋、元、明、清各代的碑、碣30通(方)。是一座汇集元、明、清三代建筑遗构又深具地方建筑特色的道观建筑群体,连同各类附属文物,是研究中国建筑史和道教发展史的极其珍贵的实物遗存。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