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后土庙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2)文化古迹236

介休后土庙位于介休市北关街道办事处北大街社区庙底街99号,为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全真道教古建筑群,包括后土庙、真武庙、三官祠、三清观、娘娘庙、吕祖阁、关帝庙、土神庙八座庙宇,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始建年代当以后土庙最为久远,据庙碑记载,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梁武帝大同二年(536)皆重修,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敕修,元大德七年(1303)毁于地震,延佑五年(1318)复建,明洪武、正德多次重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补葺。据文献、碑刻记载,后土庙从元代开始,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进行大规模扩建,到清雍正八年(1730)新建土神庙后,后土庙古建群的庙建格局基本形成,即八座庙宇纵横交错、交错重叠。20世纪70年代后屡有修葺,2011年至今,由市政府投资五千余万元对其进行整体保护维修。该庙坐北朝南,东西九进院落布局,现存影壁、山门、过殿、献亭、三清楼(兼乐楼)、后土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东西垛殿、戏台等建筑29座。介休后土庙主体建筑三清楼(兼乐楼)为明正德十四年(1519)创建,是一座集殿、台、楼三位一体的重楼合体建筑,其建筑形制、结构为明清楼阁式建筑之典范;庙内所有建筑的屋顶全用琉璃瓦及琉璃艺术部件覆盖,除后土大殿一组用黄色外,其余皆为黄、绿、蓝、白、赭等五彩制成,这些琉璃制品多为清代重葺时更换,三清楼上至今还保留个别宋代瓦件,被誉为“三晋琉璃艺术博物馆”。殿内千余尊“万圣朝元”明代彩塑,承袭宋元丰韵,是至今国内发现的罕见的道教彩塑艺术之宝库。

相关文章

祁县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在祁县县城南街路东,是晚清以来城内的第二大财主,商号分布县内外,资财达1000万元,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仅城内就有七大商号,即永聚祥(茶庄)、祥云集(烟店)、晋昌源(铁铺)、天禄园(饭馆...

太谷古城

太谷古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最早建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太谷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始有阳邑。西汉时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

晋中平遥古城景区

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

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从明洪武三年(1370)开始,经历代不断的改建、扩建、增建而形成现存规模。城墙平面呈方形,轴线全长6142.63米,建有城门六道,瓮城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墙高10米左...

祁县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渠家第十七代渠源潮的住所,现为晋商文化博物馆。整个大院涵盖东大街、新道街、高园圪道、段家巷、小东街、仓道街等处。渠家大院有石雕栏杆院、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养心斋、牌楼院...

介休袄神楼

袄神楼位于介休市顺城关大街东侧的祆神楼,民间俗称玄神楼,是一座雄伟高耸、建筑风格独特的木结构楼阁。集山门、乐楼、过街楼于一体,三重檐十字歇山顶结构,建造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比例协调,屋顶琉璃精致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