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龙兴寺

东方晴3年前 (2021-12-23)文化古迹239

龙兴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绛县龙兴镇四府街社区,龙兴路北端高阜上。坐北向南,南北长128.6米,东西宽37.4米,占地面积4809.64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享元年(公元670),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据,恢复龙兴寺之名。中轴对称布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108级台阶、碧落碑、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龙兴宝塔及宋金古墓。其中尤以碧落碑、大雄宝殿内的宋金泥彩塑和多次腾烟的神秘宝塔最为出名。大雄宝殿内存元代彩塑7尊,碧落碑为国家一级文物书法珍品,塔东南台阶下有1995年搬迁的宋金砖室墓两座。龙兴寺因其建筑布局的独特性,建筑结构的科学性,碑刻、塑像的艺术性等,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龙兴塔】     

 龙兴塔是绛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新绛龙兴寺内。据记载此塔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原高八层,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因年外塔圮,重修时包镶外皮,增高为十三层,塔呈八角形,通高43.7米。此塔为古城的独特标志,故亦称“绛州宝塔”。古塔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宝塔腾烟这一奇观至今令人迷惑不解。据新绛县志记载,龙兴宝塔曾六次腾烟:光绪元年、1937年、1971年、1976年、1993年。据1941年《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记载,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曾“塔顶腾烟,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1971年中秋节,每天近黄昏时分,塔顶升起团缕青烟,盘塔顶环绕,持续约半小时自行消失,距塔三、四百米皆可清晰目睹,重复十余天才止,围观者日不下千人。据新绛县博物馆记载,1993年8月21日至28日连续8天每天近黄昏时分,宝塔又腾烟,持续时间不一,究其原因还有待科学考证。1991年正式作为景点对外开放。1996年1月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新绛县博物馆负责管理。

地址:新绛县龙兴路2号


相关文章

万荣万泉文庙

万泉文庙位于万荣县万泉乡万泉村东部,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现有大成殿和琉璃影壁等建筑。大成殿为明正统四年(1439)所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简洁,内供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太和元气”...

永济杨博墓

杨博墓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南北长500米,东西寬300米,分布面积约4.5万平方米。杨博 ( 1509-1574),字惟约,号虞坡,杭州(今永济)新乐庄人。明朝名臣。嘉靖八年1...

夏县墙下关帝庙

墙下关帝庙位于夏县裴介镇墙下村中部,坐北朝南,南北长52.6米,东西宽38.02米,占地面积约3997.6平方米。创建于元至正七年,明、清、民国间皆有重修或增建,依中轴线从南至北建有影壁、山门、乐楼、...

河津薛仁贵故里

薛仁贵是大唐名将,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被封为平辽王。他的功名,不仅多见于正史,被编入《中国历代名人词典》,而且在民间更广为流传,有关他的戏剧、评书、文学作品也很多。薛仁贵故里位于河津市城区街道...

夏县关帝庙

夏县关帝庙位于我县城内解放南路11号,坐西朝东,东西长101米,南北宽21.3米,总面积2151.3平方米。据庙内碑刻碑文、梁架题记和光绪版《夏县志》记载,关帝庙创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0...

河津阮氏双碑楼

  阮氏双碑楼位于运城市河津市小梁乡西梁村中,座西北朝东南,为清光绪例赠武德佐骑尉阮廷实与其子阮陵云德行碑楼,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砖雕仿木结构。双碑楼形制相同,相距1.27米,方形砖砌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