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龙兴寺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3)文化古迹250

龙兴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新绛县龙兴镇四府街社区,龙兴路北端高阜上。坐北向南,南北长128.6米,东西宽37.4米,占地面积4809.64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享元年(公元670),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据,恢复龙兴寺之名。中轴对称布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108级台阶、碧落碑、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龙兴宝塔及宋金古墓。其中尤以碧落碑、大雄宝殿内的宋金泥彩塑和多次腾烟的神秘宝塔最为出名。大雄宝殿内存元代彩塑7尊,碧落碑为国家一级文物书法珍品,塔东南台阶下有1995年搬迁的宋金砖室墓两座。龙兴寺因其建筑布局的独特性,建筑结构的科学性,碑刻、塑像的艺术性等,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龙兴塔】     

 龙兴塔是绛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新绛龙兴寺内。据记载此塔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原高八层,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因年外塔圮,重修时包镶外皮,增高为十三层,塔呈八角形,通高43.7米。此塔为古城的独特标志,故亦称“绛州宝塔”。古塔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宝塔腾烟这一奇观至今令人迷惑不解。据新绛县志记载,龙兴宝塔曾六次腾烟:光绪元年、1937年、1971年、1976年、1993年。据1941年《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记载,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曾“塔顶腾烟,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1971年中秋节,每天近黄昏时分,塔顶升起团缕青烟,盘塔顶环绕,持续约半小时自行消失,距塔三、四百米皆可清晰目睹,重复十余天才止,围观者日不下千人。据新绛县博物馆记载,1993年8月21日至28日连续8天每天近黄昏时分,宝塔又腾烟,持续时间不一,究其原因还有待科学考证。1991年正式作为景点对外开放。1996年1月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被公布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新绛县博物馆负责管理。

地址:新绛县龙兴路2号


相关文章

夏县薛嵩墓

薛嵩墓位于夏县水头镇大张村西300米处。东西500米,南北200米,分布面积约100000平方米。薛嵩(?-772),河东万泉(今山西省万荣县)人,薛仁贵之孙,曾任尚书右仆射、相州(河南省安阳市)刺史...

稷山北阳城砖塔

北阳城砖塔位于稷山县清河镇北阳城村中部,创建于北宋宝元二年(1039)。塔坐北向南,为一座方形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约8.1米。方形砖砌塔基,现高0.25米,长宽皆1.88米,占地面积约3.5平方米...

永济晓朝村汉墓群

晓朝村汉墓群位于永济市晓朝村,其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650米,分布面积约75万平方米。 地表原存封土堆9座,已夷平。1979年清理残墓1座,砖室穹窿顶,出土有陶罐、陶灶等随葬品。...

绛县横北倗国墓地

横北倗国墓地位于绛县横水镇横北村。西周墓地。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2004年山西省、市文物部门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2007年年底发掘结束。共发掘西周墓葬1266座,初步...

河津龙门景区

龙门景区,位于河津市龙门村。规划面积3100公顷(包括水域面积),规划范围为:北至黄河峡谷石门之处,南至侯禹高速公路黄河大桥桥头公园,东至108国道,西至黄河中线。主要景点有:三门奇观、龙门八景、龙门...

临猗傅作义故居

傅作义故居是临猗县唯一一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授予“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位于黄河岸边的安昌村,该村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相争之地。 傅作义故居原有两处建筑。其中,老宅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