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禹王城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4)文化古迹299

禹王城即古安邑城,相传为禹都安邑所在,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位于夏县县城西北7.5公里处的禹王乡,地处青龙河平川和鸣条岗丘陵地带。东周时为魏国国都,秦代设河东郡于此,两汉时期皆为河东郡所在,是经济、文化的大都市之一。汉献帝建安元年,曾临时设都于此达半年之久,两晋时期为安邑县所在,北魏孝武帝神嘉元年分安邑为南、北两县,南安邑即今盐湖区安邑办事处所在,北安邑就是今禹王城遗址。太和十年,择古城东十五华里处建新县城,太和十八年迁北安邑于新城,因夏禹建都安邑的传说,更名为夏县,夏县由此而得名。安邑城从此逐渐沦为废墟。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王城城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台四个部分。大城整体形状平面呈不规则梯形,总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周长约15.5公里,其墙厚度在11—22米之间,高度为3—8米之间。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南墙和东墙保存稍差。东墙南段及东南角遗迹不明显,除北墙之外,其余城墙均不是一条直线,在西墙北段外,似有护城壕痕迹。中城略成方型,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周长约6500米。小城总面积约754000平方米,周长为3270米,整个形状是一个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  禹王台又称青台,系方形夯土台,现高11米,东西长58米,南北宽70米。从夯土台的剖面上来看,其上部夯土时代较晚,下部夯土较早。禹王城的文化堆积层普遍厚达3米,特别是小城,文化堆积层厚达5米,地面上战国和汉代的遗物时有发现,建筑基址、作坊遗址、西汉铁五铢等多种钱币叠铸范和窑址有大量的遗存。其中兽首云纹瓦当及十二字文字砖为同时期都城遗址所独有,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禹王城城池雄伟,城墙巍峨,四周风光秀丽、地形独特,是华夏寻根溯源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夏县薛嵩墓

薛嵩墓位于夏县水头镇大张村西300米处。东西500米,南北200米,分布面积约100000平方米。薛嵩(?-772),河东万泉(今山西省万荣县)人,薛仁贵之孙,曾任尚书右仆射、相州(河南省安阳市)刺史...

永济普救寺塔

普救寺塔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仁和堡自然村西南部。坐北朝南,依垣而建,南北长4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该塔位于原普救寺内,寺创建年代不详,北朝晚期已有,据《蒲州府志》及碑记载:隋...

永济栖岩寺塔群

栖岩寺塔群位于永济市韩阳镇下寺村东南中条山上。据清乾隆年《蒲州府志》载,寺初名灵居,创建于北周建德年间(572-578),隋仁寿元年(601)改今名。隋唐时在河东诸寺中最负盛名,隋文帝曾以外国所赠玛瑙...

盐湖安邑古城遗址

安邑古城遗址位于盐湖区安邑街道办事处西街西200米。城址略呈长方形,东西550米,南北480米,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由于城外水库蓄水常年浸泡,东城墙已经塌毁,仅存北、西、南三面城墙,现存城墙因人...

运城舜帝陵庙

舜帝陵庙位于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南。据史料载,舜卒于鸣条,此地为鸣条岗西端,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6)修建陵庙。宋、元、明、清、民国皆有修葺。陵庙坐北向南,平面布局分三部分,前为外城,中为陵区,后为庙...

绛县周家庄遗址

周家庄遗址位于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四周,地处涑水河北岸台地上。遗址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2500米,分布面积为500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厚1~3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发现18座,采集有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