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临晋县衙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4)文化古迹289

临猗县临晋县衙旅游景点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县衙等为依托,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建设的一处极具文化特色的人文旅游景区。临晋县衙位于山西省临猗县城西南临晋镇唐柏街(又称政府路)北侧。临晋镇,古称“桑泉”,位于临猗县城区西部,约20公里,交通便利。北倚峨嵋台垣,南 中条群峰,东连碧野莽莽,西望黄水滔滔,极山川之形胜,物华天宝;钟云水之毓秀,人杰地灵。是临猗县西半县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商业贸易的中心和枢纽。临晋县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据清乾隆版《蒲州府志》载,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明洪武、弘治、嘉靖、隆庆、万历及清康熙年间均有重修。据民国版《临晋县志》载,清光绪五年(1879)、二十一年(1895)、民国元年(1912)至九年(1920)历任知事曾予重修。县衙内现存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上房)及监犯分驻所(20世纪50年代更为看守所)。大堂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民国时期所建,是国内现存地方县署中时代最早的县衙之一。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

临晋镇古城墙
临晋县衙三堂(上房)北45米处残存古临晋镇北城墙一段,长280米,宽8.5米,高8米,现存为夯土墙,外包砖已不存,时代不详。墙外侧为护城河(又称九龙渠)。

文庙
据县志载,文庙建于宋代,元、明、清三代均有重修。坐北朝南,庙内现仅存大成殿,砖砌台基,高0.4米,前设月台,台前中部设双龙石雕御路,台周设石望柱、栏板,上雕人物、花卉等。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眼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三踩单昂,平身科五攒,明间出45°斜拱,鼓形柱础。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2006年1月,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临晋县衙是封建时代后期众多县城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治所之一,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官僚体系、中原文化区县级衙署的典型代表。县衙使用历史悠久,现存建筑中路布局尚存,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中原汉族聚居区县级衙署的重要实物资料。创建于元代的大堂建筑本体、原生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后期县级行政机构的理政场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座衙署大堂之一,为研究元代衙署建筑的珍贵标本。临晋县衙是古临晋县城的重要地标建筑,在从元到民国的600余年时间里,186位县令在此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具有较高的地方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关文章

夏县崔家河墓群

崔家河墓群位于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500米青龙河与埝掌河之间的台地上。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250米,分布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1999年始多次发生盗挖案件,2004年9—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

芮城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北25公里的西陌镇东升村,因位于陌南镇坡头村西,又称坡头寺。寺院处于中条山的甘枣山下,恭水源头的九龙口前,属丘陵地带。寺院背靠甘枣山,南面及东西两侧泉水环绕。四周峰峦秀异,涧壑...

新绛文庙

  文庙,位于新绛县城内四府街。占地面积10670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据庙内现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所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元、明、清屡经增修。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

垣曲黄河•历山风景区

      垣曲黄河•历山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垣曲县东南部的历山镇和古城镇。是依托华北地区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历山原始森林、国家九五重点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和帝舜故里浓厚的华夏古老...

临猗永兴寺塔

永兴寺塔,俗称“闾原头塔”,位于临猗县猗氏镇闾原头自然村东约200米。据清康熙《猗氏县志》载,原为永兴寺附属建筑,现寺毁仅存塔。坐北向 南,寺院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宋代修复,明嘉靖三十四...

稷山大佛寺

稷山大佛寺原名清凉院,又名佛阁寺,位于稷山县稷峰镇寺后窑村东南隅。据寺内现存碑文载,创建于金皇统二年(1142),元大德十一年(1307)、至正十四年(1354)、清康熙二十年(1681)、咸丰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