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绛州大堂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5)文化古迹289

  绛州大堂,位居新绛县城西高垣之上,始建于唐,现存大堂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州大堂面宽七间,进深八椽,东西长29.20米,南北宽15.40米,占地面积311.28平方米。单檐悬山筒瓦顶,檐下为五铺作单下昂斗拱。大堂高大宽阔,巍峨壮观,人置其间四顾空旷,威严之感油然而生。

  按旧时规制,州衙正堂均为五间,而绛州独为七间,反映出历史上绛州显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

  大堂建筑风格粗犷豪放,造型朴实无华,堂内柱子,特别是前后门楹柱,其粗难以合抱。为扩大堂内面积,内柱大量减少,横梁为三架重叠,与纵向大内额,由额相接,与横行大梁叠架承重,撑以通天立柱,坚固有力。梁柱多为原始材料剥皮稍加砍削而成,无统一规格可循。从总的风格看,现建筑应为元代重建造构。

  大堂的周围尚留有一部分附属建筑,堂前原有卷棚抱厦三间,上部虽已毁,基址尚存。左右有二排厢房南北拉开,那是昔日三班六房,差役办公的地方。

  中间青石板铺就的引路南端有木石牌楼一座。堂后留有二堂房屋数间,这里是州府官员下榻休息的地方。堂西侧尚留有一小桥流水,假山松涛的小型花园一座,是官员因行事烦恼而稍作休憩的地方。再往北便是州署花园——绛守居园池。这些建筑像众星捧月般托起巍巍“绛州大堂”。

  大堂内北壁东侧嵌有一块高116、宽70厘米的《文臣七条》石,系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刻制,上书敕宋真宗赵恒御制。原文是: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庶事自正。 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专尚猛威。 四曰责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荣。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 六曰劝课。谓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 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文臣七条”原为州衙所藏,几经流失,后在1984年重嵌于大堂内壁,以昭示后人。“文臣七条”碑流传至今已八九百年,徽宗时朝散大夫,知绛州军时恪所刻。


相关文章

绛县晋文公墓

晋文公墓位于绛县卫庄镇下村西南20米。春秋时代。墓葬东西约60米,南北约60米,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地表现存圆形封土一座,底径约60米,残高约60米。有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勒石,刻有“晋文...

稷山玉璧城

玉璧城位于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城西南5公里处白家庄村西汾河南岸,北朝时期处于北周与北齐的分界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古战场之-一。始筑于西魏大统四 年(53...

临猗陈茂墓地

陈茂墓地位于临猗县卓里乡霍村行政村陈平庄村东。陈茂( 534-594),字延 茂,官至梁州刺史,《隋书》 有传,陈茂历经北周、隋两朝,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过贡献。死后归...

绛县太阴寺

太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386至534年),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都曾进行过大修。 原建筑气...

夏县上冯圣母庙

上冯圣母庙位于夏县埝掌镇上冯村,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为93.1平方米。圣母殿创建于元代,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四椽栿通檐用三柱,前檐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当心间、补间铺作出斜拱,柱头卷刹明显...

万荣薛瑄家庙及墓地

薛瑄家庙及墓地:薛瑄是明代思想家,理学大师,河东学派创始人,明代从祀孔庙第一人。洪武二十二年(1389)薛瑄出生于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进士出身,曾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