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坡头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5)文化古迹385

坡头遗址位于芮城县东北25公里的陌南镇寺里村和坡头村南半部,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900米,堆积有6、7米之厚,分布面积22万多平米。该遗址早在1955年即已发现, 1965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芮城县博物馆和运城市盐湖区博物馆先后征集到寺里村东清凉寺附近出土的一批玉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后开始了专门调查和正式发掘。

遗址内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有仰韶文化枣园晚期、庙底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具有整个中原地区从前仰韶时期到夏时期的全部文化遗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2003年深秋~2005年初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与市、县文物部门联合组成考古队,对遗址西侧的清凉寺墓地进行了三次科学发掘,累计清理不同阶段的史前墓葬355座,拥有众多殉人的龙山文化时期墓葬,在全国绝无仅有;出土玉璧、玉钺、玉琮等玉石器共200余件,这是中原地区迄今发现随葬成批玉器年代最早的墓地之一。清凉寺墓地的发现,轰动国内外。特别是其中的清凉寺墓地所发掘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到龙山时期主要墓葬,其随葬品和墓葬形制的变化,表现出社会生活中贫富分化、阶层出现和礼制形成,反映了中原地区史前阶段最重要的社会变革历程,而这一时期正是故事传说中尧舜禹时代。它对于诠释中原地区史前时期最重要的文化复兴历程具有重要作用,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典型标本,被评为“二00四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并获得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相关文章

新绛泉掌关帝庙

  泉掌关帝庙位于新绛县泉掌镇泉掌村。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掌关帝庙初创于元。明弘治八年(1495年)、清顺治、乾隆年间均有修葺。  大殿坐北朝南,面阔进深皆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檐下有...

芮城寿圣寺舍利塔

      寿圣寺舍利塔位于芮城县城东北0.5公里的巷口村西,创建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明清历代重修,俗称“塔寺”,“塔寺晨钟”被列为“芮城八景”之一。抗日战争时...

垣曲南海峪遗址

  南海峪遗址位于垣曲县县城西南30公里毛家镇店头村对岸南海峪沟口山坡上,是目前山西省旧石器早期唯一的一处洞穴遗址。该洞是震旦纪时期灰岩生成的山洞,洞口离山间地面约六米,与担山石河第一台地等高,该洞由...

河津樊村戏台

樊村戏台位于河津市樊村镇樊村村委会院内,原为关帝庙中轴线上主要建筑,关帝庙其他建筑早期已毁,现仅存戏台。根据梁脊板记载,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成化二年(1466年)重修。樊村戏台坐南朝北...

绛州三楼

绛州三楼指钟、鼓、乐三楼。三楼依地势而建,座落有致,成三足鼎立之势,这样在近距离三楼并峙的景观,全国罕见。绛州鼓楼位于新绛县龙兴镇居园池社区东南部,贡院巷西端衙坡上。坐西向东,整体东西长23.95米、...

新绛福胜寺

  福胜寺位于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光村。寺区林荫蔽日,寺址高耸。建筑高低层迭,错落有致。  福胜寺于唐贞观年间敕建,宋、元两金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  钟鼓二楼 耸峙于寺前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