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佛光寺

东方晴3年前 (2021-12-27)文化古迹218

五台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因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从建筑时间上说,它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台县南禅寺正殿,在全国现存的木结构建筑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

佛光寺青山环抱,古木参天,殿堂巍峨。这里既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旅游者们观光的胜地。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释迦牟尼怫、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点九五米至五点三米不等。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庄严的佛像,慈善的菩萨,威武的天王,多姿的飞天,虔诚的信徒、供养人,画得都很生动。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 

文殊殿在寺门内北侧,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1953年又进行了补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间。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重新装绘过。

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这就是寺僧们所说的初祖禅师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代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这是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更显珍贵。

佛光寺内,还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高三点二四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四点九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公元 877年)。寺外,还有唐代和尚塔。寺后东山坡上,有唐代大德方便和尚塔、无垢净光塔;寺西北五百米许,有唐代华严宗大师解脱和尚塔、金代杲公和尚塔。这些塔,或六角形,或四方形,均为砖砌。在无垢净光塔处,先后出土了汉白玉石佛、天王、力士、迦叶、阿难和小菩萨像. 


相关文章

五台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五台县台城镇东米市街008号,据县志和寺内碑载,创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清乾隆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 早年广济寺二进三院布局, 1956年成立文化馆...

河曲海潮禅寺

海潮禅寺位于河曲县城南42公里处,又名海潮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20亩,十二座院落,数十楼阁。布局奇特,具有很高建筑艺术水平。是中国风水学说的典型代表作品。明清风格的雕塑、彩绘、壁画、楹联、碑刻,...

河曲翠峰山

翠峰山位于河曲县赵家沟乡,与岢岚县、保德县接壤,海拔1637米。是河曲最高处,山顶有宗说寺。翠峰山山势苍莽浩然,极大地保留了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原始生态趣味,虎斑地貌别具神韵,被近代画坛大家吴冠中誉为书...

五寨武州城遗址

  武州城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辽、金、元  地址:五寨县小河头镇大武州村西  据记载,东周的赵惠王置武州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唐改毅州,辽重熙九年复武州,号宣威军。武州城系历代兵家屯兵...

五台延庆寺

延庆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东北侧。创建年代不祥。坐北向南,原为三进院落布局,现仅存第三院,占地面积1311平方米。大佛殿为金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灰瓦顶。砖须弥座,当心间板门一合两次间...

五台大建安天王殿

大建安天王殿,位于五台县建安乡大建安村中央。始创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54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通板灰瓦布顶。柱头斗栱把头交项作,平身科每间一朵把头交项作。殿内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