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狄青墓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8)文化古迹494

狄青墓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刘村东约200米处。据《汾阳县志》载,狄青(1008—1057),字汉臣,宋汾州西河(今汾阳)人。初为骑御马直(宫廷卫兵),后任指使。因其屡建奇功,故官升至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都指挥使、枢密副使等职。宋嘉祐元年(1056)遭同僚谤诬,八月被免去枢密使之职,以同平章事的宰相虚衔,出判陈州。次年三月病故于陈州。宋廷赐谥号“武襄公”。嘉祐四年二月归葬西河。墓地原分布面积为7.99万平方米。墓区内封土夷平,现仅存原神道碑座及清宣统元年(1909)在该碑座上重立的墓碑1通(原神道碑现存于汾阳太符观内)。碑坐北朝南,青石质,碑身残高1.9米,宽0.5米,厚0.3米。碑阳正中镌“宋狄武襄公之墓”;碑阴载:原碑立于宋嘉祐七年(1062),因其倒于路旁,恐其泯灭,故将其迁至郡城狄公祠;又恐此地日后成为墟坪,特立此碑为志。原神道碑座为青石质,龟跌式,体形较大,高为0.7米。另外,墓地原保留有石兽2尊(羊、虎),现存于刘村关帝庙(现村委)内。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汾阳峪口圣母庙

峪口圣母庙俗称娘娘庙。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峪口村中部。据《汾阳县金石类编》所录“元·圣母庙门礅石”载,可知该庙正殿原构门墩石上题有“大德十一年岁次丁未乙酉月葵巳初三日记”字样。故推断该庙创建于元大德十一...

汾阳白彪岭

白彪岭是汾州文化的载体之一。相传,山上有过珍稀的白色猛虎,经常幻化为人形出没,于是“大罗仙人”飘落而至,砍柴换酒,也为民除害。他的行迹神秘莫测,边砍柴边悠然即兴而歌,高寿不知始终。于是,明清古县志中留...

交城清代十景-汾阳晚照

据康熙四十八年、光绪八年版本之《交城县志》均载有十景之谓。城南三公里,有西汾阳村。村东有惠众寺,创建于宋代雍熙四年。建筑雄伟,松柏掩映,每逢谷雨时节,日落西山,大地暮临,然而,由西山凹豁处,一线阳光斜...

临县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

岚县白龙庙

白龙庙位于岚县普明镇西北的白龙山腰部。始建年代不详,据石碑记载,宋元丰五年(1082)重建,历代均有修缮,**时(1966年)被拆毁,1982年仿原貌建正殿和东西禅房。1995年以来逐年对庙宇进行了恢...

汾阳五佛楼

五佛楼位于汾阳市北关村内,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因楼阁内供奉五方佛而得名。不幸1946年毁于战乱。 五佛楼经过多次补修,历经4年,于2004年重建落成。重建的五佛楼继承了原建筑的风格,规格倍增。楼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