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奎星楼

东方晴3年前 (2021-12-29)文化古迹203

奎星楼位于交城县城内东正街西段路北,现城内学校院内,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星楼原在县城北隅,明天启五年(1625年)移建于文庙东南角,即现址,为文昌祠外门,并将原两层增建为三层。崇祯九年(1636年),交城署理知县王

凝命重修。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王如辰重建,下砌砖券,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一九八二年城内学校自费维修,并简略彩画,二00四年,城内学校举办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县政府出资挑顶大修。

奎星楼平面呈方形,高三层,歇山式屋顶,孔雀蓝琉璃瓦作,九脊十兽,翼角高挑,正脊设鸱吻及净瓶,典雅端庄,保持了明代风格。四周勾滴均为高浮雕盘龙图案,形象生动,数百个勾滴,竟无一雷同,各具特色。中、上层皆有出檐,更显整座建筑的轩昂气势。上层面阔一间,为全木结构,五踩斗栱,坐斗镂雕有人物、花草图案,巧夺天工。四周有木构围栏,设计精巧,新颖别致。南立面檐下高悬“奎光”横匾,楷书体,采用阴抱阴刻技法。中层为砖木混合结构,斗栱平座,四周有檐柱,檐柱外侧安置石刻望柱、栏板,栏板盘子部位分别雕刻有“琴、棋、书、画”及各种花草图案,惟妙惟肖。中、上层之间有木梯攀登,下层整体砖砌台基,边长为7.8米,南北向开一券洞,高3.3米,宽2.5米,以利通行,砖墙收分明显,给人以稳健上进之感,西侧建有砖梯上下通行。


相关文章

临县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

交城清代十景-定慧晨钟

据康熙四十八年、光绪八年版本之《交城县志》均载有十景之谓。城内西街姚家山,旧有古刹定慧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寺院规模敞阔,布局严整。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千佛阁和万佛殿等建筑。惜年久...

文水县博物馆

文水县博物馆组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832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坐北朝南二进院,内院正房五间,东、西房各五间,外院东、西房各三间,南房五间,中间门道一间,此院为民国初期所建。 馆内...

汾阳铭义中学旧址

汾阳铭义中学旧址,位于汾阳市太和桥街道办事处鼓楼北社区内市区西北,英雄路东侧。创建于1911—1915年,由华北基督教公理会利用“庚子赔款”投资兴建,全称为“山西省私立铭义中学校(国民党教育部备案名称...

汾阳齐圣广佑王庙

齐圣广佑王庙,俗称相公庙。位于汾阳市三泉镇义丰北村东北部。始建及修葺年代不详,庙宇坐北朝南,由庙院、戏场院及斋房院组成,南北长58.72米,东西宽41.12米,占地面积为2414.6平方米。庙院所在的...

汾阳狄青墓

狄青墓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刘村东约200米处。据《汾阳县志》载,狄青(1008—1057),字汉臣,宋汾州西河(今汾阳)人。初为骑御马直(宫廷卫兵),后任指使。因其屡建奇功,故官升至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