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黑龙庙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9)文化古迹238

黑龙庙位于临县南端湫水河入口处的碛口镇卧虎山。据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增修钟鼓楼碑记载:庙创建于明代。雍正年间增建乐楼。道光年间重修正殿和东西耳殿。庙宇规模壮阔,昭然入目。黑龙庙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是碛口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碛口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站在庙门前,居高临下,可以远眺黄河气势,近观湫水曲折,聆听二碛涛声,俯瞰古镇全貌。黑龙庙建于明代,供奉黑龙、河伯、风伯、关圣帝、华佗,是为保佑往来船只平安,商家诚实有信、生意兴隆,人人健康无病。在这里不得不提提关圣帝,在山西每个县都建有关帝庙,忠义神勇的关羽既是晋商的财神、保护神甚至祖师神(关羽曾卖杂粮),也是维系晋商这一群体的精神纽带,就像徽商供奉朱熹一样。

黑龙庙座东北向西南,依山傍水。中轴线上,首先是山门,由三道石拱门洞组成。门前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庭。门庭上又盖一座歇山顶门楼,两层建筑全凭8根大木柱支撑。紧挨门楼又建倒座乐楼(戏台)。前后建筑连为一体。乐楼为欧山顶,琉璃瓦剪边,十分美观大方。乐楼左右是十字歇山顶式的钟鼓楼,规模不大,却小巧玲珑,别具风格。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顶,内供黑龙大王。左右两耳殿分别供奉河伯、财神,其余仓官、金龙、庙童各得其所。此外东西配殿、看台、廊房共22间。

黑龙庙创建三百余年来,几经修缮,使整体建筑严谨合理,左右对称,奇伟壮观。仰观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无不使人悦目赏心。倚庙廊俯而环视,只见黄河滔滔,批水潺潺,古老的碛口镇尽收眼底。这山、水、镇、庙在黄河巍谷之间相映成趣,故秦晋两省遐迩闻名。乐楼的音响效果更为奇特,不用扩音设备,万人看戏,声音清脆,乃至响彻数里,故有“黄涛共鸣,湫水助唱”之说。所以每逢古会隆节,秦晋两省四乡群众不畏陡峭山路,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庙内现存石碑4通,其中道光癸卯重修黑龙庙碑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撰书。山门上镶嵌两副石刻对联“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为郡人崔炳文于道光癸卯仲春撰书。另一副“山河碥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为永宁州知州王继贤乙巳年撰书。王继贤不仅文彩俊逸,而且书法造诣颇深,名重京师。时高丽国屡派使者求书“健美陵烟”四字,王毅然成书,使者满意而归。清帝为此赏其纹银四千两,人们赞颂“一字值千金”。

1988年和1990年,由省文物局资助和群众集资,对黑龙庙进行过两次修缮,保护较好。


相关文章

汾阳律路寺

律路寺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向阳村西约1.2万米之黄芦岭底。据现存“黄芦岭修律路寺功德碑记”和“重修观音堂碑记”记载,可知该寺创建于大明弘治十七年(1504),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现存属明代遗构。...

汾阳石盘山旅游景区

  石盘山旅游景区位于汾阳市城西8公里,建于明末清初,因最早建有一座老爷庙而得名,又名老爷山。每年的四月初八是老爷山的传统庙会,千百年来香火很旺。曾是中外驰名的道教圣地,高处海拔1066m。石盘山景区...

临县碛口古镇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

汾阳堡城寺村龙王庙

堡城寺村龙王庙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堡城寺村中部。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刻记载:清道光十八年(1838)修葺。庙坐北朝南,原由庙院及戏场院组成,南北长50.67米,东西宽44.7米,占地面积约2265平方...

汾阳北垣底遗址

北垣底遗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北垣底村西南部两道冲积河沟相夹的台地之上。遗址西髙东低,呈狭长地势,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00米,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一条南北走向的乡级公路将遗址切为两半。地表采...

交城清代十景-锦屏春色

据康熙四十八年、光绪八年版本之《交城县志》均载有十景之谓。城西北二公里瓦窑村境界有锦屏山,险赫山召蛲。红色流沙,条条似锦,苍山如画,矗立若屏。屏前有古建定宁寺和娘娘庙,掩映于翠柏槐椿之中。每年季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