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凤山道院

东方晴4年前 (2021-12-29)文化古迹312

凤山道院位于离石市北的凤山腰间,原名“天真观”。远远望去,“名山仙境”四个石刻大字十分醒目,这是一处风景秀丽,古建别致的千古胜迹。登山眺望,市区新貌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据史料记载,此观建于元代,后遭兵火焚毁。明景泰元年(1450)重建。相传,这座“白云缭绕”的仙山琼瑶,是为了祭祀宋代道祖陈希夷和其门徒明代道士孙云际而建。观内分上下两院,依山就势,布局各异。主要建筑有黄录宝坛玉皇楼、三清殿、孙真人殿、读书楼、三官楼、雷公殿、白云洞(即陈抟殿),附属建筑有关帝庙、土地庙、五道庙等。玉皇楼为重檐歇山顶,四斗三挑、偷心结构。读书楼在三孔丹室砖窑上奠基。

白云洞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七铺作,双抄单下昂,殿内有近30平方米的明代壁画《修建武当山宫观感应之图》。壁画上部为“十次神主显现图”,下部为“武当山全景鸟瞰图”,分别绘有八宫、十岩诸景点,是一幅完整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壁画。

凤山传说很多,数宋代陈传老祖的持说尤为出奇。陈抟,字图南,号希夷,安徽亳州人。相传,一日忽来一位老道,鹤发童颜,衣帽不整,冬日酣睡凤山脚下士洞中,多日不醒,偶然醒来,或持帚清扫,或闭目养神,从不见食人间烟火,一时被传为神话。一日,一华山道士路经石州,偶过土洞,纳头便拜,随吟诗一首:“左洞帘前碧水流,白云缭绕凤山头。几年不见陈祖面,今逢希夷在石州。”一语点破先生姓名,一时轰动全城,人群纷至,争相一睹道骨仙风。先生已无疾而终,犹自盘腿打坐。容颜依旧,异香扑鼻,白云绕洞,冉冉升空。其骨即葬于洞旁。后来华山道士集众来取骸骨,将遗骨分包背运,行至城南,顿觉骨重如山,难以举步,只好重返凤山,复葬洞旁。后人尊为世尊老祖,在凤山专修庙宇(现白云洞),从此,香火祭祀者不绝,将先生奉若神明。

每逢农历正月廿六,是观内一年一度的凤山庙会。这天,是道士孙云际先生的诞辰日。孙云际,名浩远,号乐阳子,玉亭(今离石)人。精通天文地理,从业儒学,幼年在玄都万寿宫出家,17岁人凤山道院拜陈希夷老祖道场门下苦行学道,炼精淘丹四十余年。一面守持经录,修建殿堂,一面添设香火,侍奉万灵,乃至为民祈祷。数百年来在民众中享有盛望,当地民众一直把他的诞生日,作为凤山庙会之日进行祭祀。庙会前后,四方香客朝山者络绎不绝,整个山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灯火辉煌,烟火缭绕,爆竹轰响,声震州城,俗称“遇仙”。 近年来,采取地市拨款,群众集资等多种形式,对观内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彩绘,使古建恢复了原貌。

新筑青石台阶400级,并配装了汉白玉石质栏杆,筑游览亭两处,在观上的凤山巅新建凤山公园,已与道观连为一体,形成以文物古迹为中心的游览胜地。


相关文章

交城清代十景-却月晴波

据康熙四十八年、光绪八年版本之《交城县志》均载有十景之谓。城内东南隅有湖泊曰却波湖。浚修于清康熙初年,湖周二里许,沿湖筑堤,桃柳蓊郁。湖滨有离相寺,创建于宋大观元年。东有真武庙,西有圣母祠,三座古建,...

岚县隋城遗址

隋城遗址位于岚城镇城内村北约1千米。始建于隋大业十年(614),为县治所在地。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州城。历经唐、五代、北宋,延续550年。宋绍圣年间(1094-1098)宋城建成后遂废。城址平面呈...

柳林黄河母亲景区

黄河自古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浩荡荡奔腾千万年,行程5464公里,跨越九个省、市、自治区。山西柳林“黄河风情游”为您架起一座走进黄河、拥抱黄河的彩虹;来到柳林三交古镇,古老的黄河码头停候着古老的木船...

汾阳水泉村堡址

水泉村堡址俗称谭家寨。位于汾阳市峪道河镇水泉村东南约50米之南梁上。创建年代不详,据堡内现存“地亩统计”石碣记载,该堡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即已存在。按现存建筑风格判定为清代遗存。堡址平面略呈方形...

离石玉林山

玉林山位于离石区信义镇马家沟村杜家山自然村北3.1公里,海拔1610米,北纬37。37‵40.0〞,东经111。14‵01.2〞。其虽山势舒缓,但主峰突兀,东北部稍缓,东、西、南三面较为陡峭。山体为青...

临县奎星楼

奎星楼位于临县城内,文庙大成殿东南隅,名宦祠旁。两面分别是泮池、文德桥和前殿,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楼通高10米余,分上、中、下三层。底层通体青砖砌筑,平面呈八角形,空心,西北面留有砖灰拱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