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翁牛特旗梵宗寺

东方晴3年前 (2022-01-06)文化古迹261

    梵宗寺,座落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北4公里处,占地4公顷,是翁牛特旗目前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座较大的藏传佛教圣地。
梵宗寺始建于1318年(元延祐五年),始称护国寺,后毁于元末清初战火。清朝雍正年间,翁旗王爷在原址重建护卫寺,但该寺竣工不久,被1735(清雍正十三年)的一场特大山洪冲毁。清乾隆八年(1743年),翁牛特旗第五代扎萨克篷斯克,按照喇嘛的意愿,把将护卫寺迁至乌丹城西北的山坡上,就是现在梵宗寺的寺址。当年修建梵宗寺共花费白银16万两,由蓬斯克及其福晋宏吉达筹集。寺院建成后,乾隆皇帝御赐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匾额,赐名梵宗寺,意为“佛教发祥之地”,为翁牛特旗旗庙(王爷家庙),总揽全旗喇嘛庙务,隶属于北京雍和宫管辖,是一座汉藏合壁成的古代建筑。
         梵宗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最盛时住寺僧人达500余。此处在元代称鲁花岛,当时是前三面环水,后而足重峦相连。因而寺院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寺院随山势高低形成阶梯式院落。
   整个寺院建筑皆为正殿和配殿对称式,三进院落,一进院落是天王殿,东西有转经殿、关帝殿、钟鼓楼和各五间的客堂。二进院是寺院的中心大殿,也称大经堂,是日常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是重檐歇山二层楼式宏伟建筑。东西有五大金刚和罗汉殿。三进院正中是单檐歇山式的弥勒殿,两侧是时轮金殿和度母殿,东西配殿是延寿三尊殿和藏经殿,殿宇皆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多为硬山七檩小式木结构。每个殿宇的屋脊形式各异,额枋和梁枋上下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人物、游龙、飞凤、禽鸟、花卉,形态各异,匠心独具。建筑物上的浮雕内容丰富多采,有仙灵鸟、山水花鸟,几何图案等,雕工精细,形神兼备,整个院内有大小佛殿11座。
“**”期间梵宗寺遭到严重破坏。1987年以来旗人民政府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梵宗寺。梵宗寺寺主、中国藏经系高级佛学院教务长、副研究员、第五世活佛丹迥·冉纳班杂(汉名吴占有),1998年以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修复梵宗寺。
修复后的梵宗寺占地4公顷。整个建筑群由寺前广场、天王殿、鼓楼、客堂、僧房、转经殿、罗汉殿、五大金刚殿、大雄宝殿(大经殿)、延寿三尊殿、大藏经殿、弥勒殿(未来佛殿)、时轮金刚殿、二十一度母、关帝殿组成,是赤峰地区规模较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也是翁旗目前仅存的一座较完正的古建筑群。现存115间,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1985年梵宗寺正式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依法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梵宗寺是内蒙古草原著名寺院,尤其是内蒙古东部草原上主要佛教朝拜圣地之一,也是内蒙古地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相关文章

赤峰松山古堡小镇大河西

古堡小镇位于大夫营子乡西北部大河西村沟里组,全村总面积4.25万亩,耕地面积4093亩,林地面积1.5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5.76%,牧草地面积1.2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8.7%。大河西村是革命...

赤峰敖汉旗武安州遗址

    时代:辽、金、元  武安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丰收乡白塔子村,南邻骏马河,是辽代至元代时期的古城遗址。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

赤峰翁牛特旗其甘诺尔旅游度假村

    其甘诺尔旅游度假村距旗政府所在地35公里,是一个集草原、沙漠、湖泊、名山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东邻松树山(蒙语那日森乌拉),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为旗级封禁区。  “...

赤峰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这里怪石嶙峋,古树参天,青松挺立,白桦成林,是巴林右旗的水源涵养地。赛罕乌拉的春夏秋冬美景无处不在,特别是秋景更是迷人,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赤峰翁牛特旗大兴荷花池

翁牛特旗大兴农场位于科尔沁沙地中部,在大兴农场西南老哈河畔,有一荷花池,水面面积70余亩,此地是当地人在80年代被兴修的一座水利工程扬水站。80年代初,扬水站由自然长出荷花,经过30多年管护,目前扬水...

赤峰敖汉旗草帽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  草帽山遗址,位于内蒙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北1公里的草帽山后梁上,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南北走向约2.5公里的山梁上分布着红山文化积石冢3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