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奈曼王府
奈曼王府整体是四合院的格局,正殿和配殿前立着一排红漆柱子。上面都托有滚龙脊瓦,形成方形回廊。门窗上的雕刻彩画,精美木刻,金碧辉煌的殿堂与回廊衬以庭院中的青松翠柏,使得整个王府显得格外清静幽雅。
奈曼王府是奈曼旗第十一任札萨克王驸马德木楚克扎布(道光帝第四女封固伦格格的女婿)于1863年派梅林由北京带回匠人修建的,距今已有150多年,是内蒙古自治区仅存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王府。
奈曼王府的全部建筑规模较大,有房屋190余间,为一方形大院。原占地面积约22500平方米,四周原来都是用土板筑成的梯形围墙,底宽2米,顶宽1米,高4米。王府大院四角建有角楼,显得非常威严。院内采用双重建筑格局,形成院内有院的建筑风格,从总体上看是个封闭的左右对称的四合院。分解来看,前后为三层套院,中间有一个封闭式四合院。外边院墙高大,又形成了一个大四合院。王府东侧为王府卫队驻地,王府西北设置了王府办事机构——档事房,左武右文藩屏王府。中心四合院中间有回廊,墙体建筑全部使用的是加入糯米浆的白灰浆。整个建筑使用滴水瓦当,前有檐柱,内有金柱,呈现出鲜明的明清建筑特点,并且全部使用青砖青瓦,以示等级分明。
奈曼王府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了油漆彩画。一是为了装饰华丽及表示有关封建等级;二是为了建筑木材防潮防腐。奈曼王府分为三类彩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及苏式彩画,而且还适当采用了民族特色彩画。奈曼王府的主体建筑中轴线是王府正殿,面扩5间,东一间是郡王和福晋卧室,室内陈设华丽,各式家具多用楠木制成,不施彩绘,保持本色。棂窗、隔扇都有字,绘有蝙蝠、卷草等深浮雕纹饰,做工玲珑纤巧,图案浮凸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西一间为郡王书房和装饰品。正厅则是召见王府亲信官员的议事之处,每日由拜生达(王府总管官员)向王爷汇禀情况。
东西配殿各3间,清一色的大屋脊青砖瓦房,兽头瓦当。西配殿门上侧画山水、青竹、菊花,中间绘张衡、屈原、孔子、李时珍四大杰出人物;东配殿两翼为山水花草,中间绘的是《红楼梦》中的探春、林黛玉、王熙凤、妙玉等。东配殿在第十三任郡王玛什玛巴图尔执政时为侧福晋住室。当第十四任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执政时,因侧福晋暂住京城,所以此殿便改为王府官员秘密议事之所。
王府的建筑,完美地展现了清代北方草原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蒙古民族的聪明才智,是中华建筑的瑰宝,也充分见证了清代王府官员的奢华生活。1982年,奈曼旗文物部门对王府大门、便门进行了重修,新建了200余米长的王府围墙和一个角楼,大门左右有一对高大石狮子,更加衬托出奈曼王府的宏伟和壮观。
现府内藏文物达四千八百多件,1986年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正式对游人开放,2012年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曾两次前往奈曼王府博物馆,称誉它为“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并题写了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