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达尔罕亲王府(孝庄园)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腹地的中心城市通辽,有一条母亲河从城中穿过,那就是西辽河。西辽河之北在距市区北四十多公里处的“伊克唐噶里克坡”,有一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四周被上千亩古榆林环抱的蒙古王府,它就是被称之为“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清代漠南蒙古第一部落、孝庄文皇后的出生之地、中国最大的亲王府邸”的蒙古科尔沁部的达尔罕亲王府。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志》中,关于达尔罕亲王府和布木布泰也有些记载,根据这些记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建了达尔罕亲王府。由于通辽历史名人孝庄文皇后出生在此,所以也称为孝庄园。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部首领宰桑之女。1613年二月初八出生于该王府。一生历经三朝,辅佐顺治、康熙两位皇帝,为大清王朝的鼎定和“康乾盛世”的开基,立下不朽功勋,被后世誉之为“清代国母”。
王府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初为蒙古科尔沁部首领、孝庄文皇后之父宰桑府邸,后于顺治年间因宰桑之子满珠习礼晋封札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而得名,至清末共世袭罔替十二代,且有多位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府内。康熙大帝一生三巡科尔沁,写下了著名的《至科尔沁部与众蒙古宴》诗;乾隆皇帝曾两次驻跸王府,并在府内举办过33岁生日隆重庆典。民族英雄嘎达梅林曾担任王府的最后一任军务梅林。
由于历史原因,王府早已被破坏的荡然无存,为了再现这一恢弘历史,通辽市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投入一个多亿资金于2008年在原址上对王府重新复建。
豪华的王府多在东蒙地区,达尔罕亲王府就是其中最尊贵、最豪华的一座。“科尔沁以列朝外戚,荷国恩独厚,列内札萨克二十四部首。”以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门四皇后”,成为清代最显赫的蒙古第一家族。作为“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出生之地的达尔罕亲王府,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清代漠南蒙古第一王府。
达尔罕亲王府东西长230米,南北宽450米,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王府大墙内占地东西长180米,南北宽340米,总面积6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0多平方米,总计由90余座古建筑组成。总体建筑严格按照规制而建,中轴设计,左右对称,前朝后寝,华美壮观。整座王府掩映在上千亩的古榆林环抱之中,更彰显出它历史的厚重和苍凉。特别是王府内有数十株几百年的大榆树,古朴、苍劲,每逢春季,榆钱在府内飘飘撒撒,别有一番景致。
王府的总体布局分中路、西路、东路三部分。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路,由32座建筑组成。中路依照“前殿后寝”之格局,由王府府门、仪门、印务处、银安殿、后殿、寝殿(孝庄故居)、后罩楼(玉佛殿、祠堂)等共七进院落组成。西路由札萨克衙门、内务衙门(现辟为嘎达梅林纪念馆)、王府演武场、马厩等二十三座建筑组成。东路由王府梅林卫队、驿馆、王府小花园、公主府、书院书塾、仓廪等二十八座建筑组成。整体为传统木结构建筑,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富丽恢宏,错落有致,民族特色浓郁,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亲王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