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东方晴4年前 (2021-01-10)景区景点802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大学城东隅,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内,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史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落实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现广东中医药博物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同时还是广州市科普经典游推荐景点、广州滨海金游廊示范景区、广佛肇同城旅游一卡通观光站、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2010年广州地区首届"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2010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室内展厅8000平方米,另有室外中草药种植园区55000平方米。馆藏医史文物5000余件,中药标本24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现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下设办公室、展品部、科普宣教部、学术部。现有科普专职工作人员13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依靠高校优越的资源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开设讲座、举办流动展览、举办报告会、专家面对面健康咨询、养生健身气功互动教学、真伪药材鉴别、中草药腊叶标本制作互动教学、巧手分阴阳、感受中医脉诊、针灸多媒体互动探秘等;开发了中医科普系列之八段锦视频教学片、感受中医望诊宣传小册子等;积极参与省市科技部门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编撰了《通俗中医药丛书》(获得广州市第二届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药苑荟萃》、《岭南名医风范》多本科普书籍。


相关文章

增城广场

增城区增城广场位于荔城街新城市中心,是2002年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占地600亩,有永久舞台广场、艺术长廊、乐湖、雕塑广场和大面积生态广场园林及健身区域,整个广场的绿地率达55%,绿化覆盖率68...

荔湾区沿江西路西堤民国欧陆风格建筑群

荔湾区沿江西路历史上是广州古城外珠江西堤,清代是十三行所在地。民国初期,这里相继建起了一批很有特色的建筑,这些特色建筑至今仍存,包括沿江西路29号粤海关大楼(俗称“大钟楼”,为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沿...

锦纶会馆

    锦纶会馆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建筑主体保存较好,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座北向南,结构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青砖石脚,硬山锅耳墙,馆内的石刻、木雕、砖雕及陶塑、...

华林禅寺

    相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历史上南北朝的萧梁大通年间,印度高僧达摩祖师飘洋过海东渡中国,在此附近登陆,现此一带被称为“西来初地”,后人在此开设西来庵,清代建华林寺。华林禅寺蕴涵...

广州民俗博物馆

广州民俗博物馆是依托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而建立的专题性展览馆,也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花都新八景之一,目前已完成粤剧、灰塑、瑞岭盆景、珐琅和清代主人故事等5个常设展厅的展览。地...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是目前广东省内建馆时间最早的专题性革命历史博物馆。该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2号大院,隶属于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该馆管辖有18个革命旧址、古建筑和近代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