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榆树壕

东方晴3年前 (2022-01-09)景区景点229

  在茫茫的毛乌素沙海中,有一处天然的历史名胜,古往今来,她以神奇的传说、怡人的风景、永恒的绿色和清凉纯洁的古榆圣水,款待过国内外千万游人,这就是位于我旗珠和苏木西部巴彦希里嘎查境内的榆树壕。

  古老的鄂尔多斯民歌《六十棵榆树》中:“远望着郁郁葱葱的六十棵榆树哟,虽然年年大旱还是那样繁茂翠绿;远望见青烟缭绕的吉仁希布尔(溪水)哟,东西两面的风水都让它独占了呀!”,歌唱的就是这块风水宝地。

  榆树壕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5公里,东西两侧是绵延起伏的金色沙丘,在方圆10平方公里的“壕”中长满了古榆树,在“壕”的北端坐落着“六十棵榆树庙”,庙周围的数十棵古榆或前俯、或昂首、或斜卧,千姿百态、苍劲古朴。被誉为“八大榆神”的树体上,开有大、小、高、低各异的树洞,每逢农历五月初三的“神榆节庙会”,洞中便会溢出清纯的“榆泉”,供人们尽情品尝。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块“帽子落入草中便找不着,肉掉到地上沾不着沙”的卧马宝地,原本没有一棵榆树,后来由于长年的烽火战乱和天年大旱,很快,往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百鸟竞相飞、清溪苔上流”的美景便一去不回了。生活在这里的牧人被风沙逼迫背井离乡。清乾隆年间,当一对蒙古族百岁老人恋恋不舍的将要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之时,他们老泪纵横、望沙兴叹,一边祈祷、一边种下一粒榆荚,并双双捧着神圣的招财桶浇了九九八十一次圣水,等啊等啊,最后,他们永远的安睡在了这粒深深寄托着他们绿色希冀的榆荚旁。一对老人去世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三。一对老人的赤诚,感动了神灵,七十二天之后,这粒榆荚突然奇迹般的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之后,这棵“神榆”每年都要播洒榆荚,繁衍后代,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三这一天,总要有一场淅淅沥沥的绵绵细雨降临,以养育幼小的榆树、祭奠珍爱绿色的老人。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对老人,乞望得到“榆神”的保佑,遂在一对老人长眠之处修建了庙宇,相传,庙宇建成这一天即五月初三,“壕”里正好生长着六十棵榆树,便给此定名为“六十棵榆树庙”。

  如今,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榆树壕真正成为以榆树林为主的生太旅游区,参天的榆树不计其数,每年五月初三举办的“神榆节庙会”上,数以万计的中外游人在这里或赛马、或摔跤、或畅饮“神榆泉圣水”、或祭奠、或静听喇嘛诵经,去体味那美丽动人的传说,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相关文章

鄂尔多斯鄂托克旗西鄂尔多斯文化主题公园

西鄂尔多斯文化主题公园坐落于鄂托克旗乌兰镇阿尔巴斯街与百眼井路交汇处,占地20万平方米,以展现鄂托克的历史文化为景观主题,全园景点围绕着“一泉、一湖、一脉”三个核心向我们展开一幅美轮美奂的草原小城画卷...

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

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外观设计将延安窑洞和现代风格相结合,该馆主题是“坚定信仰”,主要展示阳早寒春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事迹以及为解放区的牲畜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做出的突出贡献。阳早、寒春是长期居住在中国...

鄂尔多斯蒙根花万通生态旅游区

达拉特旗境内,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文化娱乐、农业采摘、拓展体验、绿色餐饮、会议住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综合旅游景区。...

鄂尔多斯成吉思汗察罕苏力德游牧生态旅游区

乌审旗境内,以蒙古民族祭祀几百年历史的察罕苏力德祭祀文化和蒙古族游牧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集旅游娱乐、餐饮、民俗展示、游牧生活为一体,以其特有的原古的生态环境、神奇的文化气息、丰富的旅游项目吸引着区...

鄂尔多斯佛教文化博览园

伊金霍洛旗境内,“五观圣境—乌兰活佛府邸”,十二世乌兰活佛修行之所。总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府邸分别由民族宗教文化展示中心、活佛府邸和闭关修行中心三部分...

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

  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东南18公里处,发源于陕西省白宇山北麓的无定河注入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不仅以优质“红星”苹果、红尾鲤鱼和避暑盛地――滴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