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
甘其毛都口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中蒙边境线703号界标附近,与蒙古国南戈壁省汉博格德县嘎顺苏海图口岸隔界相望,边境线长184.4公里。甘其毛都为蒙语,汉语译为“一棵树”。
早在清朝末期,中蒙两国就有贸易往来。清顺治年间,距德岭山镇西1.5公里处就有一个比较大的集镇(乌镇),当时就有商号60多家,其中大字号有18家,这些商铺主要是以收购河套东部的原粮(现五原、前旗)加工成白面、米烧酒等,供应外蒙古的口粮。每年阴历二月,商号派遣驼队深入草原订购货物,到阴历八月间在红旗店附近设站等待蒙古商旅。
该口岸1992年正式辟为国家一类季节性双边口岸,2004年5月蒙古国原煤正式通关,2009年9月实现正式常年开放,年客运能力10万人。口岸开通24年以来,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145万吨,实现贸易总额794亿元,其中进口原煤6752万吨,进口铜资源175万吨。为国家创关税、所得税等近131亿元。特别是2011年至2014年,口岸连续四年进出口贸易量和原煤进口量均突破1000万吨,成为自治区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和仅次于满洲里的综合口岸。甘其毛都是巴彦淖尔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内蒙古西部重要的对蒙开放贸易通道和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纽带、中国“脊背”上的国际边贸城。
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