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河套农耕文化陈列馆

东方晴4年前 (2022-01-12)文化古迹227

河套农耕文化陈列馆位于团结镇十八倾地村,是团结镇党委政府于2015年开始策划筹建,陈列馆里摆放着上千件从民间收集来的清代至上世纪70年代河套农耕文化展品4000多件。展品收集历经了一年多时间,跨越5个旗县区的80多个自然村,主要展示了汉、蒙、满、朝鲜四个民族的农具实物和历史文物。陈列馆共分文化长廊、农家院落、耕耘史话、碾磨春秋、工匠年代、文化记忆、家居老韵、红色典故、简易工具棚等。这些老物件的价值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在于记录了一段历史。”希望每一件展品都能变成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一本可读的教材,以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看见历史为主题。让老年人有所回忆,让青年人有所学习,让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都能学到一些知识,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在农家院落展厅,两位农民看到土墙、土炕、土锅土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说:“我家原来就是这土坯墙!”“炕上那柜子当年只有富人家才有,咱们普通人家可真没有。”“现在生活好了,像这样的旧家具我们早就淘汰了。”“今天看到这些东西,想起了好多过去的事。”

 

  犁耧耙杖、残缺不全的二牛车,一件件展品见证着几代人生生不息的脚步和艰苦奋斗的历程。“看见这些老物件,感觉过去的生活就在眼前。

 

  碾磨春秋展厅内展出的碾坊和磨坊两件展品,最是吸引参观者的眼球。“解放前,河套人大都食用糜米,糜米占全年口粮的80%左右,因为糜子一年浇一两次水就能有收成,小麦却不行。后来浇水条件逐步改善,才开始大面积播种小麦。”

  工匠年代、文化记忆展厅内展出的中小型农具、家庭生活用具、留声机、脚踏风琴、鼓乐器具,以及各种医疗卫生器具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农具在当时来说是最先进的,而且制作得还挺精致,用起来特别方便。游客中的孩子们则围着留声机、脚踏风琴这些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器乐看,感到很惊奇。这些精巧的物件展示了农民的智慧,也见证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文化长廊西部展厅内,展出了这些年乡村前后的对比变化,让人耳目一新。乡村巨大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照片、资料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农民日新月异的好日子中。参观农耕文化陈列馆好似一场时空穿越,由古到今、由苦到甜、由落后到先进,心情跌荡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章

杭锦后旗蛮会镇万亩葵园

蛮会镇万亩葵园位于和胜村、红星村,总面积1.6万亩,是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2018年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蛮会旅游,蛮会镇在该项目区内连片种植向日葵10000亩,...

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

  德岭山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大草原,这里是《鸿雁》的故乡,是匈奴帝国的发祥地。景区占地面积62.29亩,核心景区德岭山水库划分为水库大坝、水上娱乐区、垂钓区、水产养殖区、餐饮...

杭锦后旗乌兰布和沙海湖

乌兰布和沙海湖位于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乌兰布和沙漠最东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四团境内。北靠雄壮巍峨的阴山,南连汹涌澎湃的黄河,西接浩瀚无垠的沙漠,东依美丽富饶的平原;集沙漠文化、兵团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

乌拉特中旗驼铃驿站

  乌拉特中旗驼铃驿站始建于2012年,位于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郊4公里处,占地163.39亩,项目区分六个功能区建设。将借西郊绿色生态庄园原有元素,取材本土,顺其自然,新旧混搭,借“古”今用,打造一...

乌拉特中旗秦长城

  长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长城以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乌拉特中旗地处祖国边陲,是长城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我旗境内的秦长城最初是赵武灵王(公...

乌拉特中旗阿其山叉枝圆柏生态旅游区

  阿其山叉枝圆柏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中部,分布在巴音哈太、乌兰苏木境内,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总面积达14787.5公顷。距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