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化德金界壕

东方晴4年前 (2022-01-12)文化古迹239

化德县境内的一条长城—金界壕。公元1115—1234年,由金朝修筑的,史称金长城。金界壕,蒙古语称“和日木”,意为“墙”。它东北端起自内蒙古林西县凌家营子,由河北省康保县入化德县折向西北行,经二计淖尔至商都县冯家村与原有的主线相合,境域全长63.6公里,是金代最后挖掘的界壕,自太仆寺旗骆驼山至商都县二吉淖尔间是利用北魏长城改造的。

金界壕包括壕堑、界堤、壕堡、边堡等设施。壕堑宽8-10米,深4-5米。界堤分为主堤和副堤,主堤高6-8米,宽8-10米。筑堤材料均就地取材,平地挖取土方夯筑,山地用石料垒砌。主堤顶部构筑有雉堞;每隔150米左右建一个马面,上有铺房供守军休息。主堤上还设有小城门,以便出入。城门外修有瓮城,外观与马面相近,增加了小城门的隐蔽性和防御能力。从壕堑底部到主堤顶部,高达10-13米,形成一道近似城墙功能的防御墙。为增强主堤的防御能力,在主堤与壕堑前修筑副堤和副壕。副堤高约4米,宽约5米;副壕深、长、宽都是4-5米。壕堡建于主堤内侧,其构造为方形、长方形,共有7座,距界壕40-3000米,大城堡达万平方米以,高度和宽度与主堤大致相同。每座壕堡之间的距离通常是3-8公里,位置多选在利于观察敌情和地形条件优越之处。边堡内军事设施齐备,外有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可以独立作战的城堡。金修筑界壕以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在军事上有一定价值。金王朝劳民伤财兴建的金代最大的防御工程,并没有挡住蒙古铁骑的攻击。铁木真率领兵马在13世纪初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于1206年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尊号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多次越过金界壕,金界壕的军事防御作用也就随之消失,逐渐变成一条断续不全的遗迹。放眼望去,只见连绵的山丘中,一条土龙状的壕堑蜿蜒而去,虽历经800余年风风雨雨,至今仍然清晰可辨。壕沟上面长满了野草山花,内墙建筑已荡然无存。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这一深沟高垒的雄伟建筑,堪称历史上的奇迹。像八达岭长城一样完整地保留下来,那么世界文明遗产中将又多一项人类文明的千古奇观。自治区旅游部门也相应开发了特色金长城旅游项目。金界壕遗址于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化德张库大道·嘉卜寺尔驿站

(一) 张库大道 张家口—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大道,经有关部门考证。张库大道“始于明末、盛于清中、衰于民初”,历史上作为我国北方的一条重要国际贸易运输线,拥有“北方丝绸之路”、“草原...

乌兰察布卓资龙山观音寺

观音寺坐落于卓资山镇龙山湾静谧之处,总占地面积万余平米,内设三圣殿、伽兰殿、四大天王殿、地藏菩萨以及斋堂、斋房、韦驮殿、往生塔、钟鼓楼等。其建筑群体相连、红墙青瓦,结构飞檐雕梁,仿古造型。殿内千手观音...

乌兰察布卓资九曲生态公园

九曲生态公园总规划面积1.48万亩,园内建成两个广场:九曲广场和希望广场,建有点缀凉亭9座,游步路1300米,铺油路3800米,安装路灯148盏,景观灯40套。生态公园建设坚持一次性规划、分年度实施,...

四子王旗王府

四子王旗王府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乌兰察布高原唯一幸存的清代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扎萨克郡王王府。在辛亥革命以后,四子王旗扎萨克被袁世凯政府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分别封为亲王,随后被称为“四子部落扎萨克...

乌兰察布察右前旗礼宾之地

礼宾之地位于黄旗海畔、达尔登大道5公里处,是由平安塔、吉祥敖包、八座察哈尔表组成,是喜迎远道而来尊贵客人的礼宾之地。工程于2009年5月份开工,当年8月份竣工,总投资400多万元。吉祥敖包的寓意是欢迎...

四子王旗乌兰花犀牛化石群及其遗址

在乌兰花镇南3公里处的砖厂发现了距今800--500万年前的犀牛化石群,经专家鉴定,这批犀牛化石均为大唇犀,是国内罕见的大唇犀化石带。 化石埋藏在距地表5米的红色泥岩层内,初步探明化石集中分布在宽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