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察右前旗庙子沟聚落遗址

东方晴4年前 (2022-01-13)文化古迹221

庙子沟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新风乡,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约5500年。 遗址是于1985年10月发现的,经发掘的村南遗址第一地点面积约近3万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51座,墓葬43座,窖穴(灰坑)132个,出土陶、石、骨等文物1000余件。

房址为半地穴式建筑,大致为面东背西,南北成排分布,平面呈圆角长方形,进深大于间宽,多数为木骨泥墙构造。居住面用黄白色草拌泥抹成,坚硬平整。室内正中近门处,设有1个圆形或圆角方形灶坑,墙内侧一般设5~9个柱洞,门道有斜坡式或阶梯式两种。

墓葬交错散布于房址周围。墓坑分为长方形土坑竖式穴和圆形袋状穴两种,多为单人侧身曲肢葬,特别是袋形穴与灶坑内未成年的个体几乎折叠在一起。合葬墓中人骨较为零乱,随葬品不等,多者10余件,少则仅几块陶片,幼儿和女性有的佩带有环饰或螺蚌类装饰品。

陶器中陶质有夹砂、泥质、砂质三大类。陶色以红褐陶数量最多,灰陶和红陶次之,黑陶极少。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是附加堆纹,还有少量的彩陶、戳印纹、划纹和方格纹等。彩绘有红彩、黑彩、紫彩,有的使用复彩和内彩,彩绘图案是由网格、三角、鱼鳞和平行曲线组成的几何纹图案,制法皆为平制。器形有罐、钵、盆、漏斗、碗、器盖、环、纺轮等。

石器多经磨制,少数的为琢制的细石器,主要有长方形穿孔石铲和窄首窄刃石斧、长方形穿孔石刀、梯形石锛、石凿、磨盘、磨棒、璧、纺轮、环镞等。

骨器皆用动物骨骼加工而成,有骨柄石刃刀、槽形锥状器、锥、簪、骨片等。

该遗址到目前为止,是内蒙古自治区发掘面积最大、出土遗物最多的一处古聚落遗址,其出土器物具有中原半坡期的文化特征,故应为仰韶文化阶段,距今大约5000~5500年(仰韶中晚期阶段)左右,被命名为“庙子沟文化”。


相关文章

乌兰察布察右中旗风电产业园

察右中旗辉腾锡勒草原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察右中旗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全方位优化投资环境,精心构建发展平台,风电产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绿色能源开发已经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为加快乌...

乌兰察布察右后旗天然火山博物馆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有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美誉。察哈尔火山共有20余座,位于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境内。数万年前,这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火山喷发;沸腾的熔浆,像河流一样奔涌;数千年前,远古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

乌兰察布卓资桃园山庄

该山庄坐落于大榆树乡泉子梁村,南距凉城岱海旅游区30公里,北距卓资山镇23公里,呼兴(呼和浩特——兴和)应急通道1公里,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人文环境独特、自然风光优美,是一处融生态旅游、特种...

乌兰察布兴和苏木山森林公园

被誉为“人间仙境、天然氧吧”的苏木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23.6万亩,森林覆盖率71%,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林区平均海拔高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2334.7米,是乌兰察布市境内的最高...

乌兰察布卓资明星山

明星山是卓资县大榆树景区绿色之旅的精典,也是卓资县十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这里山高坡陡,沟谷幽深,原始森林密布,野花芳草茂密,苍鹰山间盘旋,野兔林间出没,一派欧洲山地特色。传说山上启明星帮助康熙迷途知返...

兴和涝利海

110国道旁的涝利海由大小三个水面组成,总面积120公顷,主水面为椭圆形天然湖泊。湖水来源丰富,四季长流不息,具有蓄水和防涝的功能,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涝利海逐渐成了候鸟迁徙...